质量等级 | 包装(采购量区间) | 价格 | 库存 |
---|---|---|---|
HPLC98% | 20mg | 面议 | 充足 |
C16H9NO7
马兜铃酸C
Aristolochic acid C CAS 4849-90-5 分子量:3327.248 分子式:C16H9NO7
纯 度: HPLC98%
物理性状: 黄色粉末
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HPLC)质谱(Mass) 核磁(NMR)
用 途: 仅供研究使用,不得用于医学诊断。
包 装: 20mg~1g 棕色玻璃瓶。
储存条件: 贮存在避光密闭容器中,冷藏或者冷冻长期保存。
样品溶液现配现用。如果特殊情况需要提前配制的话,最好分成独立包装冷冻保存(-20℃以下),临用前再取出解冻,通常可以保存2周。
植物来源
源自马兜铃属植物的有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广防己、关木通等。
药理研究
马兜铃酸-Ⅰ致胚胎干细胞衍生拟胚体分化肝样组织过程癌前病变评价模型建立。
目的:利用人类致癌剂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与小鼠胚胎干(embryonic stem,ES)细胞衍生拟胚体(embryoid body,EB)分化肝样组织过程共孵育体系,构建肝脏癌前病变体外替代研究模型,评价化合物是否具有潜在致肝癌前病变作用。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隶属于马兜铃属,长期服用 AA或含 AA的药物可引起患者肾小管坏死,肾间质明显纤维化,进而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由此,国内外学者将这类肾脏疾病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 AAN)[1]。与其他肾脏疾病或中毒性肾病不同,AAN患者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缺乏明显的上皮细胞再生,基底膜裸露,间质弥漫性增宽、进行性纤维化
参考文献
李彤 马兜铃酸-I致胚胎干细胞衍生肝样组织癌前病变评价模型建立 2017年08月29日
刘圆圆 马兜铃酸对肾脏管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2015年04月01日
现已对200余种中药材进行全面系 统的开发,已获得2000余种稀有 天然化合物供您选购。 |
根据客户要求从指定植物中分离 纯化获得所需化合物的特色服务 为您的实验节省更多时间。 |
天然产物含量分析以及结构测定! 可提供HPLC;MS;NMR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