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317-34-0)

现货供应
CAS NO:
317-34-0
纯 度:
99%
规 格:
1铝箔袋/氟化瓶kg
价 格:
25.0元
 
马上询价

基本信息

  • 氨茶碱
  • 317-34-0
  • 乙二胺茶碱;茶碱乙烯二胺;茶碱胺;
  • C16H24N10O4

  • 420.43
  • Aminophylline
  • 206-264-5
  • Aminophylline
  • 228.4 °C
  • 269-270 °C
  • 454.1oC at 760mmHg
  • 二、毒理学数据:急性毒性:不可用 。

详细信息

 

产品名称 氨茶碱
同义词                                                茶碱乙二胺;无水氨茶硷;氨茶碱原料;氨茶碱, 一种竞争性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茶碱标准品;氨茶碱原料药;茶碱乙烯二胺、乙二胺茶碱、无水氨茶硷、茶碱乙二胺;湖北氨茶碱原料药
CAS号 317-34-0
分子式 C9H16N6O2
分子量 240.27
熔点 269-270 °C
溶解度 H2O: 3.7 mg/mL 溶液应新鲜配制。
形态 粉末
酸度系数(pKa) pKa 5.0 (Uncertain)
颜色 白色至类白色
概述 氨茶碱为茶碱与乙二胺组成的复盐,属于黄嘌呤类药物,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茶碱,茶碱在黄嘌呤类生物碱药物中具有最强的松弛气道平滑肌作用,乙二胺能增强其水溶性。氨茶碱适用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k肺气肿及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治疗,不但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还能强心、利尿、扩冠、抗炎、拮抗腺苷受体、免疫调节、兴奋呼吸中枢等,因而还能用于早产儿窒息、病窦综合征、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的治疗。氨茶碱(Aminophyllinum)是一种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可直接松弛支气管和胆道等平滑肌解除痉挛。间接抑制组织胺等过敏物质的释放;并能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并能对冠状动脉有扩张血管作用,但一般不用作抗心绞痛药。有较好的利尿作用。其有效浓度为10~15mg/L,超过20mg/L可引起中毒。氨茶碱除可因一次大剂量服用或短期频繁用药而中毒外,静脉给药的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均可致中毒。

药理

作用                              

1.松弛气道平滑肌:氨茶碱能松弛气道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2.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小量氨茶碱能够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症递质,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还可抑制支气管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增强呼吸肌收缩力:通过改善呼吸功能防治膈肌疲劳及呼吸Chemicalbook衰竭。4.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兴奋,增强呼吸的深度,但呼吸频率不增加。5.强心:作用于心脏,拮抗腺苷、防止腺苷过度释放,以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促进心肌收缩,并增加心输出量。6.利尿:使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直肠、胃肠道外给药均能迅速被吸收。在体内氨茶碱释放出茶碱,后者的蛋白结合率为60%。分布容积为0.5L/kg。T1/2为3~9小时。静注6mg/kg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可达10μg/mL,它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率有个体差异。空腹状态下口服本品,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本品大部分以代谢产物形式通过肾排出,10%以原形排出。
临床适应证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早产儿窒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1.治疗肺动脉高压:氨茶碱可直接改变肺动脉壁Ca2+浓度与减少Ca2+外流,抑制PDE使平滑肌松弛,降低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压,减少肺血管外渗,消除肺水肿。2.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早产儿窒息:氨茶碱通过兴奋呼吸中枢,促进儿茶酚胺类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膈肌收缩力及低氧反应,对睡眠呼吸暂停有效,小儿优于成人。对早产儿窒息还可兴奋心肌,预防心动过缓。3.防治全麻后昏睡及呼吸抑制:氨茶碱兴奋中枢、降低二氧化碳诱发呼吸启动阈值,增加机体对疼痛的反应性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和肌张力,逆转呼吸抑制。4.治疗顽固性咳嗽:适用于受凉后或吸入刺激性气体后引起的咳嗽,但需排除肺及支气管器质性病变。5.治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时,腺苷释放明显增加,可致心绞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静脉滴注三磷腺苷后,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小剂量氨茶碱可消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也可能与腺苷受体数目改变、敏感性增加或腺苷异常缓慢分解有关。6.治疗急性肾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氨茶碱可抑制血栓及抗基底膜抗体的形成,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及滤过率,改善肾脏微循环,激活肾小球的泌尿功能,有助于肾衰竭的缓解。7.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氨茶碱可刺激造血干细胞,扩张骨髓血管,有利于粒细胞生成。8.治疗移植排斥发应:氨茶碱是一种免疫调节药,可选择性激活抑制性T细胞。抑制激素耐受患者的急性排异现象,降低血肌酐、增加尿量。
药物相互作用 1.维拉帕米可干扰茶碱在肝内的代谢,合用时可增加本品血药浓度和毒性。2.西咪替丁可降低本品肝清除率,合用时可增加血清浓度或毒性。3.某些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氟喹诺酮类的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以及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可降低茶碱清除率,增高其血药浓度,尤以红霉素和依诺沙星为著,当茶碱与上述药物伍用时,应适当减量。4.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可诱导肝药酶,加快茶碱的肝清除率;茶碱也干扰苯妥英钠的吸收,两者血浆中浓度均下降,合用时应调整剂量。5.与锂盐合用,可使锂的肾排泄增加;影响锂盐的作用。6.与美西律合用,可减低茶碱的清除率,增加血浆中茶碱浓度,需调整剂量。7.与咖啡因或其他黄嘌呤类药合用,可增加其作用和毒性。8.硫酸镁可拮抗本品所致的心律失常。

不良

反应

茶碱有效、安全的血药浓度范围应在6~15mg/L。茶碱的毒性常出现在血药浓度为15~20μg/mL,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早期多见的有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等;当血药浓度超过20μg/mL,可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Chemicalbook药浓度超过40μg/mL的浓度,可发生发热、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引起呼吸、心跳停止致死。有关氨茶碱的概述、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是由的侍艳编辑整理。(2015-11-02)
禁忌证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功能不全及AMI伴有血压显著降低者禁

注意

事项

1.对本品、乙二胺或茶碱过敏的患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未经控制的惊厥性疾病患者禁用。2.低氧血症、高血压或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可通过胎盘屏障,也能分泌入乳汁,随乳汁排出,故孕妇、产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新生儿血浆清除率可降低,血清浓度增加,应慎用:老年患者因血浆清除率降低,潜在毒性增加,也应慎用;肾或肝功能不全、年龄>55岁特别是男性和伴发慢性肺部疾病、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及持续发热患者慎用。3.本品不适用于哮喘持续状态或急性支气管痉挛发作的患者。4.本品的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应定期监测血清茶碱浓度,在保证最大疗效的同时不发生血药浓度过高的危险。5.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及茶碱清除率减低者,在停用合用药物后,血清茶碱浓度的维持时间往往显著延长,故应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6.茶碱制剂可致心律失常和(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患者心率和(或)节律的任何改变均应进行监测和研究。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

安全

用药

氨茶碱是一种疗效肯定, 应用广泛的平喘药物。但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 安全范围较窄, 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中毒

原因

氨茶碱的疗效及毒性反应与其血药浓度,给药速度密切相关,当给药速度为17μmol·h-1,血药浓度为3mg·L-1时,既无疗效,也无毒性反应;给药速度为38~55μmol·h-1,血药浓度为5~10mg·L-1时,部分病例有效,无毒性反应;给药速度为55~110μmol·h-1,血药浓度为10~20mg·L-1时,多数患者有效,是较理想的血药浓度,但血药浓度>15mg·L-1时多数患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给药速度为110~140μmol·h-1,血药浓度为20~25mg·L-1时,疗效虽然显著,但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毒性症状;给药速度为140~220μmol·h-1,血药浓度为25~40mg·L-1时,多数患者出现毒性症状,除胃肠症状外,还可出现期前收缩,心率>120次·min-1,气急、惊厥,血药浓度≥25mg·L-1为中毒浓度;给药速度为220~330μmol·h-1,血药浓度为40~60mg·L-1为绝对中毒浓度,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症状、惊厥,致死性心律紊乱;给药速度>330μmol·h-1,血药浓度为>60mg·L-1时,患者昏迷,甚至死亡。剂量过大或静脉给药速度太快,是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中毒的最常见原因。影响氨茶碱代谢、清除的因素较多,发生中毒的剂量在不同情况、不同的患者不尽一致,个体差异较大。老年人或心、肝、肾功能不良,休克,脱水,酸碱失衡,严重病毒感染,某些药物(如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均可使氨茶碱的t1/2延长,即使剂量不大,也可使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中毒。气道阻塞未解除,气胸未作排气治疗,诊断失误,平喘药难以缓解呼吸困难,误以为剂量不足,盲目增加氨茶碱用药次数和剂量,也易过量中毒。静脉推注氨茶碱引起猝死主要是由于剂量过大,或静脉推注速度太快,血药浓度骤然升高,引起严重心律紊乱,或中枢性抽搐。
中毒临床表现和诊断

氨茶碱的轻度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失眠、焦虑不安,学龄前期儿童常表现为睡眠和行动异常。严重中毒症状,除消化道症状外,有发热、精神失常、谵妄、抽搐、脱水、昏迷、心律紊乱(心动过速、频繁期前收缩、心房纤颤等)。发生中枢性抽搐者病死率高达50%,其血药浓度>40mg·L-1,可无先兆,也可在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毒性症状之前发生。氨茶碱呈强碱性(pH值9.60),对心脏刺激性大,原有心脏病或低氧者,氨茶碱剂量过大或静脉给药速度太快,易致心律紊乱。诊断氨茶碱中毒应具有5个条件:①有氨茶碱使用不当的病史;②有氨茶碱中毒的症状;③这些症状不能用其他原因来解释;④氨茶碱减量或停用后症状减轻甚至消失;⑤氨茶碱血浓度升高达中毒浓度,≥25mg·L-1为中毒值。

用法

用量

口服常释剂型:(1)成人常用量,一次0.1~0.2g,tid。(2)儿童常用量,按每天3~5mg/kg,分等量tid。口服缓释剂型:应整片吞服,不可压碎或咀嚼。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起始剂量为一次0.1~0.2g,bid,于早、晚用100mL温开水送服。剂量视病情和疗效调整,但一天不大于0.9g,分2次服用。注射剂: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成人,一次0.125~0.25g,用50%葡萄糖溶液稀释至20~40mL,iv,静注时间不短于10min,总量一天0.5~1g。静注给药极量一次0.5g,极量一天1g。静脉滴注:(1)成人,一次0.25~0.5g,用5%或10%葡萄糖溶液250mL稀释后iv.drip,极量一天1g。(2)小儿,按一次2~4mg/kg,用5%或2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iv.drip。
制剂与规格 氨茶碱片:0.1g×100(×24,×48)片/盒(瓶);50mg×100片/盒(瓶)。氨茶碱肠溶片:0.1g×100(×24,×48)片/盒(瓶);50mg×100片/盒(瓶)。氨茶碱缓释片:0.1g×20(×12,×24,×50)片/盒(瓶)。氨茶碱注射液:0.25g:2毫升/支,0.25g:10毫升/支;0.5g:2毫升/支。

化学

性质 

白色或淡黄色颗粒或粉末。熔点269-274℃。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或乙醚。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二氧化碳气体而分解或茶碱。微有近臭,味苦。

 

公司信息

天津凯德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规模:
  • 公司类型:
  • 认证信息:
  • 所在地区:
  • 联系人:
  • 电话:
  • 手机:
  • QQ:
  • 网站:
  • 地址:
该公司其他推荐产品
N,N-二甲基-3-哌啶甲酰胺
N,N-二甲基-3-哌啶甲酰胺
112950-94-4
99%
2,3,4-三甲氧基肉桂酸
2,3,4-三甲氧基肉桂酸
33130-03-9
99%
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
3-(2,3,4-三甲氧基苯基)丙酸
33130-04-0
99%
4,5,6-三甲氧基-2,3-二氢-1H-茚-1-酮
4,5,6-三甲氧基-2,3-二氢-1H-茚-1-酮
16718-42-6
99%
2-苯氧基丙酰氯
2-苯氧基丙酰氯
122-35-0
99%
对氨基苯甲腈
对氨基苯甲腈
873-74-5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