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络磺钠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卡络磺钠 | |
---|---|
参数 | 数值 |
止血药 | 卡络磺钠是新一代止血药,为卡络柳钠(安络血)的衍生物,其在分子结构上引入了磺酸钠基团,克服了卡络柳钠溶解度小、必须依赖水杨酸助溶的缺点,从而止血效果更加明显。此外,它不含水杨酸基团,因此不产生溶血,不影响造血功能,同时刺激小,用药安全;它无拟肾上腺作用,不会造成血压、心率波动;不影响凝血机制,起效迅速,作用持久。国外已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时毛细血管脆弱症, 预防脑卒中病的发作, 以及对肺出血、消化道出血、产后出血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目前, 该药在国内主要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多种出血, 如泌尿系统、上消化道、呼吸道和妇产科疾病出血。对泌尿系统出血疗效较为显著, 亦可用于外伤和手术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因而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 注意事项:勿与卡巴克络水杨酸钠(卡络柳钠)混淆,因卡络柳钠不可静脉给药,也不可用于对水杨酸盐过敏者。 止血药最常用的是止血敏,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一是提高血中血小板数量,二是收缩毛细血管,促使血小板中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但就止血敏现有制剂而言,无论静脉给药还是口服给药,止血敏的剂型限制其在出血部位组织的高浓度分布,从而抑制了止血敏收缩毛细血管以及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以上信息是由Chemicalbook的东方编辑整理。(2016-02-01) 图1为卡络磺钠的结构式 |
卡络磺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应用 | 卡络磺钠(carbazochromesodiumsulfonate, CSS)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增进毛细血管断裂端的回缩作用, 可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的多种出血。泮托拉唑钠(pantoprazolesodium, PPS)是一种新型质子泵抑制药, 直接作用于胃壁内质子泵, 特异性抑制H+、K+-ATP酶, 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提高胃内pH值, 进而起到迅速止血的作用。临床上常将PPS与CSS联合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内黏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用途 | 血液系统药,用于止血 |
类别 | 有毒物品 |
毒性分级 | 低毒 |
急性毒性 | 口服-小鼠 LD50:>10000 毫克/公斤;静脉-小鼠 LD50:>600 毫克/公斤 |
可燃性危险特性 | 可燃; 燃烧释放有毒氮氧化物,氧化钠和硫氧化物烟雾 |
储运特性 |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
灭火剂 |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雾状水 |
别名 | 洛磺酸钠;卡巴克络磺酸钠;1-甲基-6-氧代-2,3,5,6-四氢吲哚-5-缩氨脲-2-磺酸钠;卡络磺钠/新安络血;卡络磺钠;卡洛磺钠;钠5-(甲酰肼)-2,3,5,6-四氢-1-甲基-6-氧代-1H-吲哚-2-磺酸;三水卡巴克洛磺酸钠 |
英文别名 | adonatrihydrate;adrenochromesulfonateac17trihydrate;sodium1-methyl-5-semicarbazono-6-oxo-2,3,5,6-tetrahydroindole-3-sulfonate;thyl-6-oxo-,monosodiumsalt,trihydrate;CARBAZOCHROMESODIUMSULPHONATE;1H-Indole-2-sulfonicacid,5-[(aminocarbonyl)hydrazono]-2,3,5,6-tetrahydro-1-methyl-6-oxo-,monosodiumsalt;2-Indolinesulfonicacid,5,6-dihydro-1-methyl-5,6-dioxo-,5-semicarbazone,sodiumsalt(7CI);Adenaron |
卡络磺钠 | |
---|---|
参数 | 数值 |
熔点 | approximate 210℃(dec.) |
PH值 | pH (16g/l, 25℃) 5.0~6.0 |
CAS 数据库 | 51460-26-5(CAS DataBase Reference) |
1,5-二氯-2,4-二硝基苯(3698-83-7 ) | ACETIC ACID, [(5-CHLORO-2-PYRIDINYL)AMINO]OXO-(552850-73-4 ) | 丙烯酸锌(14643-87-9 ) |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541-02-6 ) | 3,5-庚烷二酮(7424-54-6 ) | 三油酸山梨酯(26266-58-0 ) | 3,5-二溴-4-羟基苯甲酸(3337-62-0 ) | 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98475-07-1 ) | 3-氨基-1,2-丙二醇(616-30-8 ) | 苯亚甲基丙酮(122-57-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