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2H23ClN6O
1. 洛沙坦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洛沙坦 | |
---|---|
参数 | 数值 |
概述 | 为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型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内源性及外源性的血管紧张素Ⅱ所产生的促使血管收缩,醛固酮释放等作用;不影响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的功能,不抑制降解缓激肽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及缓激肽的代谢过程。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药理作用 | 氯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血管紧张素 Ⅱ受体有两个亚型,即AT1和AT2。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等,AT2受体主要分布于肾上腺髓质等部位。阻断AT1受体,可降低外周阻力和血容量,使血压降低,降压效能与依那普利相似。 |
合成路线 | |
药代动力学 | 氯沙坦口服吸收迅速,0.5h~1h达到血药峰值浓度,血药峰浓度为80ng/ml,肝脏首过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为33%~37%,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7%,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消除半衰期为1.5h~2h。在肝脏经细胞色素酶代谢形成有药理活性的产物E-3174,其活性比母体约强15倍~30倍,蛋白质结合率大于99%,半衰期约为6h~9h,使降压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持久。氯沙坦及其代谢产物大部分经肝脏和泌尿道排泄,口服一次剂量14C标记的氯沙坦后,大约35%的放射性出现在尿中,58%出现在粪便中。 |
适应症 | 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作用:分别对50 例健康查体者和90 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氯沙坦, 结果显示植物神经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期高血压病患者在经氯沙坦治疗后血压有效下降的同时,心率变异性损害均有改善。 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以18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 观察36 例老年E H 患者服用氯沙坦率50gm 前及12周后的平均动脉压(MAP)、空腹及餐后血糖(BG)、血胰岛素(IS)、C肽(CP )值, 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数(ISI), 以了解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IR) 的影响。经氯沙坦治疗后, EH组除MAP显著下降(P< 0.0 1)外, 空腹及餐后2h IS值亦明显降低(P<0.05), ISI 显著升高(P<0.05), 证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IR, 氯沙坦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并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IR。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另设同源的WKY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氯沙坦20gm/kg qd, 服药6周。结果治疗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 左室心肌左室/体重比、心肌间质胶原容积百分比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周长比服药后明显下降, 表明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治疗6周可有效降低血压,部分逆转心肌纤维化和左室肥厚, 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
不良反应 | 氯沙坦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和短暂,一般不需中断治疗。一项临床研究表明,疗程8周~12周,氯沙坦和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和15.5%。常见的不良反应应有头晕、头痛、乏力、腹痛、腹泻、转氨酶增高、关节痛、背痛、咳嗽、荨麻疹、体位性血压、罕见血管性水肿。氯沙坦很少发生乏力副作用。由于氯沙坦出色的耐受性使服用该药的病人停药率只有2.3%。与地高辛同时应用时,不影响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
注意事项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对于血容量耗竭患者在开始应用本品之后可能出现低血压症状,应考虑减少剂量或在应用本品前改善症状。 |
剂量和用法 | 临床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口服: 10~100mg,qd;一般维持量50mg,qd。剂量增加,抗高血压效果不再增加。 |
主要参考资料 | 1. 张庆宪. 常用新药精汇手册[J]. 河南科学技??出版社, 2009: 179-181. 2. # 3. 徐红等. 临床常用药物[J].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8. 4. 闫起强等.氯沙坦的合成[J]. 合成化学, 2010, 18(1):83-85. 5. 王佩等.氯沙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 .临床药学, 1999, 6(3):26-27. 6. 张玉英等.氯沙坦的药理作用及抗高血压疗效[J] .China Pharmacist, 2002, 5(7):438-439. 7. 周文.最新药物手册[J]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52-254. 8. 杨大明.临床用药速查手册[J]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化学性质 | 淡黄色固体,熔点183.5~184.5℃。pKa:5~6。 |
用途 | 第一个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 |
生产方法 | 2-丁基-4-氯-5-羟甲基咪唑(I)和甲醇钠的甲醇溶液搅拌0.5h后,生成的钠盐再和4’-溴甲基-2-氰基联苯(Ⅱ)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过夜,得到化合物(Ⅲ)。(Ⅲ)通过二步反应转化为化合物(Ⅳ)。(Ⅳ)和叠氮钠在含氯化铵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在100℃下搅拌2天,再在120℃下搅拌11天,得到化合物(V)。最后酸性水解得到氯沙坦。 |
别名 | 2-丁基-4-氯-5-(羟甲基)-1-[[2’-(1H-四氮唑-5-)联苯基-4-]甲基]咪唑钾盐;科索亚;洛沙坦;2-丁基-4-氯-5-(羟甲基)-1-[[2'-(1H-四氮唑-5-)联苯基-4-]甲基]咪唑;络沙坦;2-丁基-4-氯-1-[[2'(-(1H-四唑-5-基)[1,1'(-联苯]-4-基]甲基]-1H-咪唑-5-甲醇;科素亚;氯沙坦(氯沙坦钾中间体) |
英文别名 | dup89;LOS;2-butyl-4-chloro-1-[p-(o-1h-tetrazol-5-ylphenyl)benzyl]imidazole-5-methanol;LOSARTAN;LosartanC22H23C1N60;nyl)-4-yl)methyl)-;1h-imidazole-5-methanol,2-butyl-4-chloro-1-((2'-(1h-tetrazol-5-yl)(1,1'-biphenyl)-4-yl)methyl)-;(1-((2-(1H-TETRAZOL-5-YL)BIPHENYL-4-YL)METHYL)-2-BUTYL-4-CHLORO-1H-IMIDAZOL-5-YL)METHANOL(LOSARTAN) |
洛沙坦 | |
---|---|
参数 | 数值 |
熔点 | 183-184 C |
酸度系数(pKa) | 5-6(at 25℃) |
CAS 数据库 | 114798-26-4(CAS DataBase Reference) |
洛沙坦 | |
---|---|
参数 | 数值 |
危险品标志 | Xi |
危险类别码 | 36/37/38 |
安全说明 | 26-36 |
3-(二丁胺)丙胺(102-83-0 ) | 溴乙哌沙酯(23182-46-9 ) | 3-甲氧基嘧啶(19064-65-4 ) | DL-1,2-己二醇(6920-22-5 ) | D-焦谷氨酸(4042-36-8 ) | 木质素(8068-03-9 ) | 2-氯-3-氰基-4-甲基吡啶(65169-38-2 ) | 二异丙氨基乙基氯盐酸盐(4261-68-1 ) | 6-叔丁基间甲酚(88-60-8 ) | 对氯苯肼盐酸盐(1073-7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