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氢氧化铬 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氢氧化铬 | |
---|---|
参数 | 数值 |
性能 | 灰蓝或灰绿色沉淀,在水溶液中沉淀时呈胶苤状。不溶于水,初沉淀时溶于酸,但放置时间长了就不溶。能溶于苛性碱,成亚铬酸盐,因此与氢氧化铝一样具有两种性质。 |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
化学性质 | 灰绿色或灰天蓝色无定性粉末。不溶于水。普通制得的产品能强烈发生水合作用,并符合分子式Cr(0H)3?xH2O(X=2~4);在浓硫酸上放置后转变为二水物。在100℃下干燥转变成无水物,超过l00℃开始脱水,进一步灼烧则变成Cr2O3(深绿色)。属两性氢氧化物。能成为极弱的酸}HCrO3即Cr(0H)3一H2O],在25时其离解常数K=9×1016。能溶于碱中形成亚铬酸盐。溶于无机酸中形成三价铬盐。 |
用途 | 用于制三价铬盐及三氧化二铬、化学试剂。也用于油漆颜料及羊毛处理等。 |
用途 | 用于制取铬颜料及铬盐等 |
用途 | 用于铬盐、颜料制造 |
生产方法 | 沉淀法硫酸铬水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 沉淀法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于反应釜中将硫酸铬(或氯化铬)溶液加热近沸,分几次缓缓加入氨水,其用量高于理论量,使生成的沉淀易于过滤。反应方程式如下: Cr(SO4)3+6NH4OH+Xh2o→2Cr(OH)3?Xh2o+3(NH4)2SO4 Cr2O3?Xh2o→2Cr(OH)3+(X一3)H2O 悬浮液经过滤、充分洗涤后,于100℃干燥,使沉淀物(Cr203?z H20)干燥、脱水生成氢氧化铬成品。 硫黄还原法在碱性条件下,140~160℃于反应釜中用硫黄还原铬酸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铬水合物沉淀,分离、洗涤后干燥脱水即得产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4Na2CrO4+6S+(1+2x)H2O+2(Cr2O3?Xh2o)+3Na2S2O3+2NaOH Cr2O3?XH2O→2Cr(OH)3+(X一3)H2O 硫化钠还原法以硫化钠为还原剂还原铬酸钠(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铬水合物沉淀,分离洗涤后经干燥脱水即得产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8Na2CrO4+3Na2S+(8+4X)H2O→4(Cr2O3?XH2O)+3Na2SO4+16NaOH Cr2O3?XH2O→2Cr(OH)3+(X一3)H2O 二氧化硫还原法二氧化硫通入铬酸钠碱性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水合物沉淀,分离、洗涤沉淀后,经干燥脱水即得产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2Cr2O4+Na2CO3+3SO2+XH2O→Cr2O3?XH2O+3Na2SO4+CO2 Cr2O3?XH20→2Cr(OH)3+(X一3)H2O 甲醛还原法重铬酸钠溶液用硫酸酸化后再以甲醛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直接制成无水氢氧化铬,经分离、洗涤和干燥即得成品。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2Cr2O7+3HCOH+2H2SO4+H2O→Cr(OH)3+3CO2+2Na2SO4 |
类别 | 有毒物质 |
毒性分级 | 高毒 |
急性毒性 | 口服-妇女 TDL0: 100 毫克/公斤 |
可燃性危险特性 | 不可燃烧; 火场产生有毒含铬化物烟雾; |
储运特性 | 库房低温, 通风, 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
灭火剂 | 水, 二氧化碳, 干粉, 砂土 |
职业标准 | TWA 0.05 毫克(铬)/立方米 |
别名 | 氢氧化铬;水合氧化铬;二水合氢氧化铬;氢氧化铬(Ⅲ)二水;三氧化二铬水合物;氢氧化铬1KG;水合氢氧化铬 |
英文别名 | chromiumtrihydroxide;dichromiumtrioxidehydrate;CHROMIUM(III)HYDROXIDEN-HYDRATE;Chromium(Ⅲ)hydroxide;chromiumhydrat;Chromictrihydroxide:(Chromic(III)acid);chromicacid(h3cro3);Chromium(III)trihydoxide |
氢氧化铬 | |
---|---|
参数 | 数值 |
形态 | blue-green powder |
水溶解性 | insoluble H2O; soluble dilute mineral acids when freshly prepared [MER06] |
Ksp沉淀平衡常数 | pKsp: 30.2 |
CAS 数据库 | 1308-14-1(CAS DataBase Reference) |
2-咪唑甲醛(10111-08-7 ) | 头孢噻肟酸(63527-52-6 ) | 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 | 3-甲氧基丁醇(2517-43-3 ) | 6-甲基-2-吡啶甲酸(934-60-1 ) | 2-磺基苯甲酸酐(81-08-3 ) | 糖脂(554-62-1 ) | 1-(3-磺酸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19-17-5 ) | 4-氯-3,5-二硝基三氟甲苯(393-75-9 ) | 2,5-二特丁基对苯二酚(88-5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