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6H34N12Na2O8S2
1. 荧光增白剂 85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荧光增白剂 85 | |
---|---|
参数 | 数值 |
荧光增白剂VBL | 荧光增白剂VBL是由二氨基芪二磺酸与三聚氯氰、苯胺、一乙醇胺等缩合而得的荧光增白剂。外观为为淡黄色粉末,属阴离子型,色光为青光微紫。可溶于软水中,开始溶解时有凝聚现象,加水(80倍水)稀释时充分搅拌可获得透明溶液,溶解时用微碱或中性水为宜。本品可与阴离子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也可与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等阴离子染料及颜料混用,但不能与阳离子染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合成树脂初缩体同浴混用。染浴需中性或碱性,以pH值8~9最适宜,它能耐酸至pH值6,耐碱至pH值11,耐硬水至300ppm,耐游离氯至0.25%,但不耐铜、铁等重金属离子。用量要恰当,否则过量时反而白度降低,甚至泛黄。此增白剂能抗雕白块的还原作用。 荧光增白剂VBL主要用于纤维素织物和纸张的增白,浅色纤维素织物增艳,以及拔染印花白地增白等。还广泛用于肥皂、合成洗涤剂中以增加被洗涤物的白度。荧光增白剂VBL的上染性能基本与染料相似,可用食盐、硫酸钠等无机盐促染,用匀染剂作缓染剂,温度和时间也影响上染程度。 增白剂VBL作棉织物增白和增艳剂使用时有四种方法:(1)浸染增白 (2)轧染增白 (3)上浆增白 (4)皂浴增白 当用荧光增白剂作浅色织物增艳剂,作拔白印花增白剂、作白地花布增白剂时,一般荧光增白剂VBL用量为1~2g/L。 以下是简单列举几种常用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式: 图1为荧光增白剂BA、荧光增白剂DT、荧光增白剂AT的化学结构式。 以上信息由Chemicalbook的晓楠编辑整理。 |
化学性质 | 本品为淡黄色粉末,属阴离子性化合物,可溶于软水中(水量可达80倍以上)开始溶解时有凝聚现象,加水稀释充分搅拌后可获透明液体。它的浴染需中性或微碱性,可与阴离子及非离子活性剂、阴离子染料混用,不宜与阳离子染料、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合成树脂初缩体同浴使用。 |
用途 | 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织物和纸张的增白,浅色织物的增艳及拨染印花白地增白。本品上染性与染料相似,可用食盐、硫酸钠等促染,用匀染剂缓染,温度与时间和上染程度有密切关系。本品价格低廉,亲和力好,荧光强度高,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
用途 | 用作棉纤维和纸浆等增白剂,也用于洗涤剂、涂料、塑料等工业 |
生产方法 | 将30 kg DSD酸投入40 kg水中,加热至90 ℃,用10%的纯碱液中和至pH=7~8。再加入1.3份活性炭,搅拌脱色,吸滤除去炭渣,滤液待用(滤液为DSD酸钠盐)。 将30份三聚氰氯投入反应釜中,再加入150份碎冰,强烈搅拌冷却至-2 ℃,加入匀染剂O(10%水溶液)0.2份,盐酸0.2份,和匀。在搅拌下缓缓滴入上述配制的DSD酸钠盐溶液,控温0~5 ℃,发现泡沫,随时用仲辛醇消泡,逐步滴加10%纯碱液,使pH值保持在4~4.5之间。当pH值不再下降时,开始滴加苯胺14.8份,滴加苯胺期间可用纯碱液把pH值控制在4~4.5,滴加毕,再反应1 h左右。降温、静置过滤,滤液用盐酸酸调pH值=1~1.5,析出物为VBL增白剂。滤饼加适量纯碱粉捏合、烘干,加入20份元明粉,得成品。 |
别名 | 4,4'-双[(4-苯胺基-6-羟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二钠盐;荧光增白剂VBL;荧光增白剂85;荧光增白剂85;二苯乙烯双三嗪衍生物,增白剂VBL,增白剂BSL;荧光增白剂VBL(OBA85) |
英文别名 | fluorescentbrightener85;Disodium4,4'-bis[(4-anilino-6-hydroxyethylamino-1,3,5-triazin-2-yl)amino]stilbene-2,2'-disulphonate;OpticalBrightenerVBL;OpticalBrighteningAgentVbl;Fluorescentbrighteningagent85;FluorescentbrightenerVBL(C.I.85);opticalbrightenerVBL(OBA85) |
荧光增白剂 85 | |
---|---|
参数 | 数值 |
CAS 数据库 | 12224-06-5(CAS DataBase Reference)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Benzenesulfonic acid, 2,2'-(1,2-ethenediyl) bis[5-[[4-[(2-hydroxyethyl) amino]-6-(phenylamino)-1, 3,5-triazin-2-yl]amino]-, disodium salt(12224-06-5) |
异麦芽糖醇(534-73-6 ) | 1-萘磺酰氯(85-46-1 ) | 氨基磺酸铵(7773-06-0 ) | 亮菌甲素(53696-74-5 ) | 尼日利亚菌素(28380-24-7 ) | 4,4'-亚甲双(2,6-二甲基苯基氰酸酯)(101657-77-6 ) | 2-甲基-beta-萘并噻唑(2682-45-3 ) | 碘甲基三甲基硅烷(4206-67-1 ) | 3-环戊烯-1-醇(14320-38-8 ) | 2-BOC-5-氧杂-7-氧代-2-氮杂螺[3.4]辛烷(1408075-9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