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6H16N2O3S
1. 非布索坦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非布索坦 | |
---|---|
参数 | 数值 |
产品描述 | 非布索坦(febuxostat)是由日本帝人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尿酸过高症(痛风),结构与40年前开发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药物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黄嘌呤氧化酶是促进尿酸生成的关键酶。非布索坦可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水平,临床研究表明本品的是安全和有效的,本品通过肝脏代谢,不依赖肾排出,因此对于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不需要减少剂量。服用剂量为每日1次,一次40毫克或者80毫克,不推荐用于治疗无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 2009年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非布索坦用于长期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 |
抗痛风药 | 痛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遗传性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嘌呤代谢障碍。由于体内产生尿酸过多及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尿酸体内蓄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各脏器沉积。因此,痛风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手段是: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并采用适当措施改善相关症状。 体内尿酸的生成与嘌呤代谢有关,在嘌呤代谢的最后步骤中,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再进一步生成尿酸,抑制该酶的活性可以有效的减少尿酸的生成。非布索坦为目前世界上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非嘌呤类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通过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该氧化酶,减少体内尿酸合成,降低尿酸浓度,从而有效治疗通风疾病。 30年来,别嘌呤醇是临床上唯一一个用于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并作为痛风的黄金治疗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在抗痛风的治疗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别嘌呤相比,非布索坦具有明显优势: (1)别嘌呤醇只对还原型的XOR有抑制作用,而非布索坦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而其降低尿酸的作用更强大、持久; (2)由于别嘌呤醇为嘌呤类似物,不可避免的造成涉及嘌呤及吡啶代谢其他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别嘌呤醇治疗中,需要重复大剂量给药来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由此也带来由于药物蓄积所致的严重甚至致命的不良反应。而非布索坦为非嘌呤类XOR抑制剂,因此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
增加患痛风风险药物 | 利尿剂:呋塞米(furosemide)、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美托拉宗(metolazone) 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aspirin) 烟酸 环孢菌素(CyclosporineNeoral) 左旋多巴 (Levodopa) |
中间体 | 4-羟基硫代苯甲酰胺 CAS No.:25984-63-8 外观:浅绿色至类白色粉末。 2-(4-羟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 CAS:161797-99-5 外观:黄色粉末。 2-(3-醛基-4-羟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 CAS No.:161798-01-2 外观:淡黄色至黄色粉末。 2-[3-醛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 CAS No.:161798-03-4 外观:淡黄色至类白色粉末。 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 CAS No.:160844-75-7 外观:类白色至白色粉末。 |
用途 | 治疗尿酸过高症(痛风) |
别名 | 非布司他;非布司他原药(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噻唑-5-甲酸);非布索坦-混晶型;非布索坦-A晶型;非布索坦 (该产品不可在美国销售);非布索坦原料药;非布司他原料药;非布索坦,非布司他;非布索坦;非布司他 |
英文别名 | Febuxostat (Uloric);FBX;Uloric;Febuxostat (TEI-6720);Febuxostat Tablets;FEBUXOSTAT API;Febuxostat (This product is unavailable in the U.S.);Febuxostat Tabletshehe |
非布索坦 | |
---|---|
参数 | 数值 |
熔点 | 238-239°(dec.) |
储存条件 | Refrigerator |
形态 | powder |
Merck | 14,3948 |
CAS 数据库 | 144060-53-7(CAS DataBase Reference) |
非布索坦 | |
---|---|
参数 | 数值 |
RTECS号 | XJ3675310 |
大马酮(23696-85-7 ) | 叔丁基异氰酸酯(1609-86-5 ) | 二甲基亚砜(67-68-5 ) |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4937-78-8 ) | 聚醋酸乙烯酯(9003-20-7 ) | 新抗凝 (152-72-7 ) | 头孢唑兰侧链酸活性硫酯(76028-96-1 ) | 2,6-二氯吡嗪(4774-14-5 ) | 2-异丙基硫杂蒽酮(5495-84-1 ) | D-2-氨基己二酸(7620-2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