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二醛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十二醛 | |
---|---|
参数 | 数值 |
含量分析 | 按气相色谱法(GT-10-4)中用非极性柱方法测定。 |
毒性 | ADI 1 mg/kg((3E)。 LD50 23000 mg/kg(大鼠,经口)。 |
使用限量 | FEMA(mg/kg):软饮料0.93;冷饮1.5;糖果2.4;焙烤食品2.8;布丁类0.10;胶姆糖0.20~110。 适度为限(FDA 172.515,2000)。 |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 ▼▲添加剂中文名称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添加剂功能最大允许使用量(g/kg)最大允许残留量(g/kg)月桂醛食品食品用香料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
化学性质 | 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低温时固化。具有强烈脂肪香气,并有类似松叶油和橙油的强烈香气。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沸点249℃、熔点11℃,闪点82℃。溶于乙醇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及矿物油,在丙二醇中偶有混浊,不溶于甘油和水。 天然品存在于柠檬油、白柠檬油、甜橙油,芸香油和冷杉油等中。 |
用途 | GB 2760—1996规定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以配制奶油、焦糖、蜜糖、香蕉、柠檬等柑橘类和杂锦水果型香精。 |
用途 | 十二醛是有机合成中间体和香料。稀释时有似紫罗兰样的强烈而又持久的香气,在茉莉、月下香、铃兰和紫罗兰香精中均可应用。 |
生产方法 | 由十二醇氧化呈十二酸还原制得。十二酸还原为十二醛,是在甲酸和甲醇存在下,于250-330℃进行的。将还原产物与酸水分开,用水洗涤,并用减压蒸馏将十二醛分离出来。还原反应需用二氧化钛或碳酸锰作催化剂。碳酸锰是由硫酸和碳酸钠反应得到的。 |
生产方法 | 由月桂醇氧化而成。或月桂酸还原而得。 |
别名 | 十二醛,95%;1-十二醛;十二醛(含稳定剂 DL-Α-生育酚);十二醛, 95%含250PPM BHT作稳定剂;十二醛(92%);月桂醛,十二烷醛;十二醛;月桂醛 |
英文别名 | 1-Dodecyl aldehyde;1-dodecylaldehyde;C-12 aldehyde, lauric;c-12aldehyde,lauric;Duodecylic aldehyde;LAURALDEHYDE(SG);ALDEHYD C 12 LAURIN (DODECANAL);ALDEHYDE C-12 LAURIC, NATURAL |
十二醛 | |
---|---|
参数 | 数值 |
熔点 | 12 °C |
沸点 | 185 °C100 mm Hg(lit.) |
密度 | 0.831 g/mL at 25 °C(lit.) |
蒸气压 | <300 hPa (50 °C) |
FEMA | 2615 | LAURIC ALDEHYDE |
折射率 | n |
闪点 | 215 °F |
储存条件 | Refrigerator |
形态 | neat |
水溶解性 | Insoluble |
JECFA Number | 110 |
BRN | 1703917 |
稳定性 | Stable. Combustibl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strong reducing agents, strong bases. |
CAS 数据库 | 112-54-9(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学物质信息 | Dodecanal(112-54-9) |
十二醛 | |
---|---|
参数 | 数值 |
危险品标志 | Xi,N |
危险类别码 | 36/37/38-51/53-38 |
安全说明 | 26-36-61-37-2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3082 9 / PGIII |
WGK Germany | 2 |
RTECS号 | JR1910000 |
F | 10-23 |
自燃温度 | 200 °C |
Hazard Note | Irritant |
TSCA | Yes |
海关编码 | 29121900 |
毒性 | LD50ally in Rabbit: 23000 mg/kg |
淀粉辛烯基琥珀酸铝(9087-61-0 ) | 2,2-二甲基丁酸(595-37-9 ) | 2,3-二氯苯甲醛(6334-18-5 ) | 磺基琥珀酸(5138-18-1 ) | 氯(三乙基膦)金(I)(15529-90-5 ) | 双(乙酰丙酮基)乙氧基异丙氧基钛酸酯(445398-76-5 ) | 氯苯吡脲(68157-60-8 ) | 异丙基氯化镁-氯化锂(745038-86-2 ) | 二氢-3-羟基-4,4-二甲基-2(3H)呋喃酮(599-04-2 ) | 二异辛胺(106-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