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H8N2O3
1. L-天冬酰胺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L-天冬酰胺 | |
---|---|
参数 | 数值 |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 | ▼▲添加剂中文名称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添加剂功能最大允许使用量(g/kg)最大允许残留量(g/kg)l-天冬酰胺食品食品用香料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 |
化学性质 | 白色斜方晶系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稍有甜味。熔点约234℃。重结晶方法以水最佳,其次是乙醇。遇碱水解成天冬氨酸。加热其水溶液亦分解。溶于水(3g/100L,25℃),几乎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酸性。 非必需氨基酸。如缺乏则影响发育,能调节脑及神经细胞的代谢功能。 天然品存在于各种豆类等中。 |
用途 | 营养增补剂。 与糖共热进行氨基一羰基反应,能形成特殊香味物质。用于清凉饮料。 |
用途 | 用于生化研究,用作治疗心肌梗死、心肌代谢障碍、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疲劳等症。 |
用途 | 氨基酸类药物。 |
用途 | 用作生化试剂 |
用途 | 用于合成有机原料或药物中间体 |
用途 | 生物培养,多肽合成,测转氯酶底物,结核菌培养,处理丙烯腈污水,生物培养基制备。 |
生产方法 | 以白羽扇豆为原料,经发芽、成浆、加热处理,在pH小于6的条件下,经硅藻土过滤、离心得粗品,再经浓缩、结晶得成品。 |
生产方法 | 由L-天冬酰胺含量高的羽扇豆和大豆的豆芽的水提取物分离而得。 由L-天冬氨酸与氢氧化铵进行酰胺化而得。 |
别名 | 天冬素;L-天冬酰胺(L-门冬酰胺);天門冬醯胺;L-(+)-无水天冬酰胺酸;胺琥珀醯胺酸;天[門]冬素;天[門]冬醯胺酸;天冬醯胺酸 |
英文别名 | -glutamyl-L-histidyl-N-[2-oxo-4-(trifluoromethyl)-2H-1-benzopyran-7-yl]-L-αN-Acetyl-L-tryptophyl-L-α(S)-2-AMINOSUCCINIC ACID 4-AMIDE;L-(+)-Asparagine anhydrous;L-ASPARAGINE ANHYDROUS CELL CULTURETESTE D;L-ASPARAGINE ANHYDROUS CRYSTALLINE;L-AsparagineForBiochemistry-(S)-2-AminosuccinicAcid4-Amide)L-AsparticAcid4-Amide);L-Asparagine,Anyhydrous |
L-天冬酰胺 | |
---|---|
参数 | 数值 |
熔点 | 235 °C (dec.)(lit.) |
比旋光度 | 34.5 º (c=10, 2N HCl) |
沸点 | 244.01°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 1,543g/cm |
折射率 | 1.4880 (estimate) |
储存条件 | Store at 0-5°C |
溶解度 | H2O: 0.1 M at 20 °C, clear, colorless |
酸度系数(pKa) | 2.17(at 20℃) |
形态 | Powder |
颜色 | White |
水溶解性 | 20 g/L (20 ºC) |
敏感性 | Hygroscopic |
Merck | 14,837 |
BRN | 1723527 |
稳定性 | Stable, but may be moisture-sensitive.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 |
CAS 数据库 | 70-47-3(CAS DataBase Reference) |
NIST化学物质信息 | L-Asparagine(70-47-3) |
EPA化学物质信息 | L-Asparagine(70-47-3) |
L-天冬酰胺 | |
---|---|
参数 | 数值 |
危险品标志 | Xn |
危险类别码 | 20/21/22-36/37/38 |
安全说明 | 24/25-36-26 |
危险品运输编号 | UN 2811 6.1 / PGIII |
WGK Germany | 3 |
F | 3-10 |
TSCA | Y |
HazardClass | IRRITANT |
海关编码 | 29241900 |
毒害物质数据 | 70-47-3(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
鱼胶原蛋白粉 | 3-甲基戊二酸二甲酯(19013-37-7 ) | 4-溴--5-氟-7-甲基靛红 | 9-硝基蒽(602-60-8 ) | 聚-L-亮氨酸(25322-63-8 ) | 苯甲酰甲酸甲酯(15206-55-0 ) | 1,2-辛二醇(1117-86-8 ) | 高钌酸钾(10378-50-4 ) | 栀子苷(24512-63-8 ) | 双六甲基三胺(143-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