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罗瑞林为本公司优势产品,可申请免费样品
2. 极速发货,高效助力生产
3. 品质保证,稳定供应
4. 支持验收后付款
普罗瑞林 | |||||||||||||||||||||||||
---|---|---|---|---|---|---|---|---|---|---|---|---|---|---|---|---|---|---|---|---|---|---|---|---|---|
参数 | 数值 | ||||||||||||||||||||||||
别名 | 沸点 | 494°C (rough estimate) | 比旋光度 | -50 (D/25℃) (c=1.5, H2O)-65.5 (D) (c=1.0, H2O) | 密度 | 1.1675 (rough estimate) | 折射率 | 1.6000 (estimate) | 储存条件 | −20°C | 溶解度 | H2O: 10 mg/mL, clear, colorless | 形态 | powder | PH值 | pH (10g/l, 25℃) : 3.0~4.0 | Merck | 13,9663 | BRN | 770238 | InChIKey | ITYONPBTNRIEBA-SRVKXCTJSA-N | CAS 数据库 | 24305-27-9 | |
英文别名 | 概述 | 普罗瑞林(Protirelin), 原名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是下丘脑释放的一种三肽激素。20世纪60年代末期,首次从绵羊和猪的下丘脑组织中提纯并人工合成。TRH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外周器官,除具有内分泌作用外,还起着内源性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可产生广泛的中枢及外周效应。它有一定的拮抗内源性阿片受体的作用,但它不拮抗吗啡的镇痛作用,1981年首先报道普罗瑞林有抗休克作用。 | 药理 | 实验证明普罗瑞林没有纳洛酮全面拮抗吗啡类药物的镇痛,成瘾,制动,呼吸抑制及致死作用。离体豚鼠回肠实验普罗瑞林与纳洛酮不同,不拮抗DHE抑制豚鼠回肠收缩反应,浓度反应曲线轻度左移,故普罗瑞林对介导镇痛的μ-阿片受体无拮抗作用,所以普罗瑞林用于战创伤休克较纳洛酮为优。血压轻度上升,同时呼吸加深加快,胃肠蠕动增加,但心率影响不大。罗瑞林不拮抗吗啡类的镇痛作用,对正常动物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 药代动力学 | 普罗瑞林属二室开放模型,静注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以垂体和肾脏浓度最高,大部分在血中降解,主要由肾脏排泄。 | 发展前景 | 普罗瑞林为体内一种三肽激素,化学结构相对简单,已人工合成,冻干粉常温下可保存一年,4 ℃保存可达数年,价格适中。药理剂量的普罗瑞林有明确的抗休克作用,对多种循环休克如失血性,感染性,创伤性,脊髓性休克都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文献报道对过敏性休克,血小板激活因子及白三烯引起的低血压也有抗休克作用,而且它的抗休克作用在诸多方面优于常用的抗休克药物。例如与缩血管药物比较升压比较缓和,升压同时改善微循环。与扩血管药物比较,不依赖充分容量恢复,在不输液的条件下使用仍有相当好的疗效。与纳洛酮比较,不拮抗μ-阿片受体,不影响吗啡类的使用,对创伤性休克特别适宜。况且普罗瑞林毒性小,治疗剂量宽度大,无致畸,致突变,致死作用。所以普罗瑞林可能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抗休克药。目前创伤已成为人类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一大死亡原因,创伤中30%以上死于休克。其他原因诱发的休克如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 -50% ),过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也很常见。而抗休克药物尚有不少缺点,故发展新型抗休克药物甚为重要。 | 其他应用 | 除治疗休克外,普罗瑞林尚有其他用途,如内分泌科方面治疗下丘脑性甲状腺机能低下,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科方面用于治疗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神经科方面用于治疗脑和脊髓损伤,各种原因昏迷,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脊髓小脑退化,老年性痴呆,癫痫等。诊断方面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所以普罗瑞林是一个有较好开发价值并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扩大应用范围的药物。 | 参考文献 | [1]胡德耀,刘良明,周学武,卢儒权,何凤慈,陈惠孙.抗休克新药普罗瑞林的临床前药理[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0(04):241-246. | [2]李湘萍,唐吉友,迟兆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癫痫中的基础与临床[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02):82-85. [3]刘良明,陈惠孙,胡德耀,卢儒权.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拮抗β-内啡肽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06):402-404. 化学性质 | 类白色干燥冻干粉末,有吸湿性。比旋光度[α]25D-65.5°(1%,水)。溶于水。 | 用途 | 具有激发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素的作用,并引起催乳素的释放。用于生化研究和临床诊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机能障碍的参考指标。 | |
普罗瑞林 | |
---|---|
参数 | 数值 |
普罗瑞林 | |
---|---|
参数 | 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