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H10O5
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芩”字本义为“止血草”。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
《中国药典》:黄芩
【药材名称】黄芩
【拼 音】Huánɡ Qín
【英文名称】RADIX SCUTELLARIAE
【别 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提取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 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 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 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 间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鉴 别】(1)本品粉末黄色。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梭形,长60~ 250μm,直径9~ 33μm,壁厚,孔沟细。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较厚或甚厚。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网 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μm 。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 ,有稀疏斜纹孔。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 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 2~3 分粒组成。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 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预平衡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 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相同的暗 绿色斑点。
【性 味】苦,寒。
【贮 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摘 录】《中国药典》
【中文名称】:黄芩素
【英文名称】:Baicalein
【CAS号】:491-67-8
【分子式】:C15H10O5
【分子量】:270.24
【分子结构】:
【化学名称】:5,6,7-三羟基黄酮
【产品别称】:黄芩苷元,黄芩黄素,Noroxylin
【主要成分】:黄芩素
【产品外观】:黄色针状结晶(由乙醇中)
【物理性状】:熔 点:264℃-265℃。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及热冰醋酸,微溶于氯仿,溶于稀氢氧化钠呈绿棕色,但不稳定,易氧化成绿色。
【原料来源】:唇形科植物高黄芩全草
【应用方向】:原料
【供应规格】:98%
【检测方法】:HPLC
【贮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光避高温。
生产车间(提取/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