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屈菜红碱是一种从特定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碱,以下是关于白屈菜红碱的详细产品说明:
一、基本信息
- 中文名:白屈菜红碱
- 英文名:Chelerythrine
- 别名:白屈菜赤碱、白屈菜季铵碱、Toddaline、Broussonpapyrine
- CAS号:34316-15-9
- 分子式:C21H18NO4+
- 分子量:348.37(存在不同精度值,如348.377、348.37192、348.37200等,均为合理范围)
二、物理性质
- 外观:类白色粉末或淡黄色粉末(游离碱为无色,季铵盐为黄色)
- 熔点:195~205°C
- 沸点:存在不同说法,如496.37°C(at 760 mmHg)或711.4°C(at 760 mmHg),具体数值可能受测试条件影响
- 密度:存在不同说法,如1.5614g/cm³或1.36g/cm³,具体数值可能受测试条件或物质状态影响
- 溶解性: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不溶于石油醚、氯仿等溶剂
三、化学性质与生物活性
- 化学性质:白屈菜红碱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 生物活性:
- 抗菌消炎:在体外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如甲型链球菌、卡他菌、I型奈氏菌、粘膜奈氏菌、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在体内可抑制结核杆菌。
- 抗肿瘤: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 抗糖尿病:具有抗糖尿病的活性,可能通过调节血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
- 抗炎: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 其他:白屈菜红碱还是一种有效、选择性的Ca2+/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C(PKC)拮抗剂,具有抑制PKC活性的作用。
四、来源与提取
- 植物来源:白屈菜红碱主要来源于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 Lam.)的根、叶以及罂粟科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的带根全草。
- 提取方法:通过特定的提取工艺,如溶剂提取、分离纯化等步骤,从上述植物中提取得到白屈菜红碱。
五、用途与应用
- 科研用途:用于含量测定、鉴别、药理实验、活性筛选等科研领域。
- 医药用途:基于其抗菌、抗炎、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白屈菜红碱在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需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
六、储存与稳定性
- 储存条件:应在低温下(-20°C)避光、干燥处保存,以防止其含量降低或发生变质。
- 稳定性:白屈菜红碱在特定条件下相对稳定,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或受光照、高温等条件影响可能导致其含量降低或发生化学变化。
七、安全信息
- 毒性:白屈菜红碱具有毒性,对神经、心脏等有毒害作用,可引起麻痹、心脏抑制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条件。
- 风险声明:根据欧洲相关法规,白屈菜红碱可能被视为有害物质(Xn),并需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综上所述,白屈菜红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广泛用途的天然生物碱。在科研和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需注意其毒性和副作用以及储存条件等安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