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文摘号 | 63335-23-9 | ||
PubChem 编号 | 324062 | 外貌 | 粉末 |
分子式 | C21H26O3 | 分子量 | 326.4 |
化合物类型 | 酚类 | 贮存 | 在 -20°C 下干燥 |
溶解度 | 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DMSO、丙酮等。 | ||
化学名称 | 1-(2,6-二羟基苯基)-9-苯基壬-1-酮 | ||
SMILES | C1=CC=C(C=C1)CCCCCCCCCC(=O)C2=C(C=CC=C2O)O | ||
标准InChIKey | IAXIHKJASWPASP-UHFFFAOYSA-N | ||
标准InChI | InChI=1S/C21H26O3/c22-18(21-19(23)15-10-16-20(21)24)14-9-4-2-1-3-6-11-17-12-7- 5-8-13-17/小时5,7-8,10,12-13,15-16,23-24H,1-4,6,9,11,14H2 |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将管加热至 37 ℃ 并在超声波槽中摇晃片刻。原液可在 -20℃ 以下保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当天配制和使用该溶液。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配制原液,并且原液必须密封并保存在 -20℃ 以下。一般情况下,原液可以保存数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小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后再打开。 |
||
关于包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瓶颈或瓶盖上。将瓶从包装中取出,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沉到瓶底。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的速度离心,使液体聚集到瓶底。 3. 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丢失或污染。 |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及以上)。 |
姜黄属植物 YHChen & C.Ling
1毫克 | 5毫克 | 10毫克 | 20毫克 | 25 毫克 | |
1 毫米 | 3.0637 毫升 | 15.3186 毫升 | 30.6373 毫升 | 61.2745 毫升 | 76.5931 毫升 |
5 毫米 | 0.6127 毫升 | 3.0637 毫升 | 6.1275 毫升 | 12.2549 毫升 | 15.3186 毫升 |
10 毫米 | 0.3064 毫升 | 1.5319 毫升 | 3.0637 毫升 | 6.1275 毫升 | 7.6593 毫升 |
50 毫米 | 0.0613 毫升 | 0.3064 毫升 | 0.6127 毫升 | 1.2255 毫升 | 1.5319 毫升 |
100 毫米 | 0.0306 毫升 | 0.1532 毫升 | 0.3064 毫升 | 0.6127 毫升 | 0.7659 毫升 |
*注: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上稀释数据仅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较低的浓度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溶解度。 |
来自 Horsfieldia macrobotrys 的芳基烷酮是通过抑制 α-葡萄糖苷酶和清除自由基实现的有效抗糖尿病药物。[Pubmed:25920275 ]
Nat Prod Commun.2015年2月;10(2):325-8。
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长期以来一直使用 Horsfieldia macrobotrys Merr 来治疗糖尿病。受民族药理学用途和有希望的 α-葡萄糖苷酶和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启发,人们尝试鉴定其活性成分。生物测定引导的分离产生了两种相关的芳基烷酮,分别名为 1-(2,4,6-三羟基苯基)-9-苯基壬-1-酮 (1) 和马拉巴利酮 A (2)。芳基烷酮 1 表现出与标准抗氧化剂抗坏血酸相当的强效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有望抑制 α-葡萄糖苷酶。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检测的生物测定中,芳基烷酮 1 的效力比马拉巴利酮 A (2) 高 3-30 倍,从而表明芳基部分上的羟基在发挥生物活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甲基醚类似物 la 和 2a 的抑制作用减弱也支持了这一假设。芳基酮 1 以混合型方式抑制酵母 α-葡萄糖苷酶,其中非竞争性途径占主导地位,而非竞争性抑制。这项研究是首次报道芳基酮类化合物的 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也是 H. macrobotrys 中的第一种植物化学物质。
天然存在的马拉巴里康的核酸酶和抗癌特性的比较。[Pubmed:20805034 ]
生物有机化学。 2010 年 10 月 1 日;18(19):7043-51。
已研究了马拉巴里酮的核酸酶活性,以建立结构-活性相关性并推断该过程的机制途径。马拉巴里酮 A和马拉巴里酮 D 的不活性表明,马拉巴里酮中存在的间苯二酚部分对核酸酶活性没有贡献。在测试化合物中,含有 B 环儿茶酚部分的马拉巴里酮 C (mal C) 显示出比部分甲基化的儿茶酚衍生物 mal B 和姜黄素更好的 Cu(II) 依赖性核酸酶活性。发现 Mal C 能有效地与 Cu(II) 和 DNA 结合,通过位点特异性生成的 Cu(I)-过氧化物复合物促进 DNA 切口。与它的 Cu(II) 依赖性核酸酶特性一致,mal C 对 MCF-7 人乳腺癌细胞系表现出比姜黄素 (IC(50)=24.46+/-3.32 muM) 更好的细胞毒性 (IC(50)=5.26+/-1.20 muM)。mal C 诱导的 MCF-7 细胞死亡遵循涉及细胞 DNA 氧化损伤的凋亡途径。
来自 Knema glauca 的一种新的非环状二萜酸和生物活性化合物。[Pubmed:19471882 ]
Arch Pharm Res.2009 年 5 月;32(5):685-92。
对肉豆蔻科植物Knema glauca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个新的非环状二萜酸,命名为glaucaic acid 4,以及四个酰基酚,包括1-(2,6-二羟基苯基)十四烷-1-酮1、马拉巴酮A 6、十二酰基间苯三酚7和1-(2,4,6-三羟基苯基)-9-苯基壬-1-酮8,两个木脂素芝麻素2和细辛素3,以及一个黄烷,肉豆蔻酸丁酯D 5。此外,从其叶和茎中分别分离出肉豆蔻酸丁酯A 9和(+/-)-7,4'-二羟基-3'-甲氧基黄烷10。在针对小细胞肺癌 (NCI-H187)、表皮样癌 (KB) 和乳腺癌 (BC) 细胞系进行测试时,化合物 1、6-8 和 10 表现出弱至中等的细胞毒性。酰基酚 6-8 对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表现出抗结核活性,MIC 值分别为 25、50 和 100 微克/毫升,对 1 型单纯疱疹病毒表现出抗病毒活性,其中 7 是最有效的化合物(IC(50) = 3.05 微克/毫升)。马拉巴酮 A 6 对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也具有活性,IC(50) 值为 2.78 微克/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