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文摘号 | 33237-37-5 | ||
PubChem 编号 | 441805 | 外貌 | 粉末 |
分子式 | C26H30O9 | 分子量 | 486.51 |
化合物类型 | 三萜类化合物 | 贮存 | 在 -20°C 下干燥 |
溶解度 | 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DMSO、丙酮等。 | ||
SMILES | CC1(C2C(=O)C(C3(C(C24COC(=O)CC4O1)CCC5(C36C(O6)C(=O)OC5C7=COC=C7)C)C)O)C | ||
标准InChIKey | YZMKFMIZNSOPSN-XGTMLCIVSA-N | ||
标准InChI | InChI=1S/C26H30O9/c1-22(2)17-16(28)18(29)24(4)13(25(17)11-32-15(27)9-14(25)34-22) 5-7-23(3)19(12-6-8-31-10-12)33-21(30)20-26(23,24)35-20/小时6,8,10,13-14, 17-20,29H,5,7,9,11H2,1-4H3/t13-,14-,17-,18-,19-,20+,23-,24-,25-,26+/m0/ s1 |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将管加热至 37 ℃ 并在超声波槽中摇晃片刻。原液可在 -20℃ 以下保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当天配制和使用该溶液。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配制原液,并且原液必须密封并保存在 -20℃ 以下。一般情况下,原液可以保存数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小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后再打开。 |
||
关于包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瓶颈或瓶盖上。将瓶从包装中取出,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沉到瓶底。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的速度离心,使液体聚集到瓶底。 3. 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丢失或污染。 |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及以上)。 |
白鲜皮(Dictamnus dasycarpus)的根皮。
描述 | 1. 芦荟苷对脂多糖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抗炎剂。 |
目标 | 不 |
1毫克 | 5毫克 | 10毫克 | 20毫克 | 25 毫克 | |
1 毫米 | 2.0555 毫升 | 10.2773 毫升 | 20.5546 毫升 | 41.1091 毫升 | 51.3864 毫升 |
5 毫米 | 0.4111 毫升 | 2.0555 毫升 | 4.1109 毫升 | 8.2218 毫升 | 10.2773 毫升 |
10 毫米 | 0.2055 毫升 | 1.0277 毫升 | 2.0555 毫升 | 4.1109 毫升 | 5.1386 毫升 |
50 毫米 | 0.0411 毫升 | 0.2055 毫升 | 0.4111 毫升 | 0.8222 毫升 | 1.0277 毫升 |
100 毫米 | 0.0206 毫升 | 0.1028 毫升 | 0.2055 毫升 | 0.4111 毫升 | 0.5139 毫升 |
*注: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上稀释数据仅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较低的浓度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溶解度。 |
吴茱萸中的柠檬苦素成分及其对脂多糖激活的 RAW264.7 巨噬细胞中 NO 产生的抑制作用。[Pubmed:23869424 ]
J Asian Nat Prod Res.2013;15(10):1130-8。
从芸香科植物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命名为evorubodinin (1),以及两个已知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柠檬苦素 (2) 和evolimorutanin (3)。通过光谱法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阐明了1的化学结构。还测定了分离化合物1-3和结构相关的化合物evodol (4)、shihulimonin A1 (5)、evodirutaenin (6)、12alpha-羟基Rutaevin (7)和Rutaevin (8)对脂多糖激活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 (NO) 生成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8均表现出抑制活性,其中具有不常见5beta-H构型的化合物7和8更有效地抑制了NO的产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化合物1-8作为抗炎剂或先导化合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黄连-吴茱萸对中的新柠檬苦素类化合物。[Pubmed: 24498938 ]
J Asian Nat Prod Res.2014;16(4):333-44。
从黄连-吴茱萸对中分离得到一对不可分离的新柠檬苦素,即吴茱萸素 A 和 B,以及两个新的单一化合物吴茱萸素 A 和 shihulimonin A1,以及已知的柠檬苦素、柠檬苦素、12alpha-羟基吴茱萸素以及生物碱吴茱萸碱。通过光谱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评估了这六个柠檬苦素对 NCI-N87 和 Caco-2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吴茱萸中的六种生物活性化合物。[Pubmed:23377650 ]
Jomatogr Sci. 2014 年 2 月;52(2):149-56。
建立了一种简单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用于同时测定中药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素、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N-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和二氢吴茱萸次碱6个活性成分。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柱温为35℃,流动相为A[四氢呋喃-0.02%磷酸(16:35)]和B(乙腈)的混合溶液(梯度洗脱为:0 min,22% B;23 min,22% B;24 min,75% B),流速为1 mL/min,DAD检测波长为220 nm。六种化合物在研究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六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8.39%至104.96%。HPLC-DAD方法的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2.0%]和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2.0%)得到验证。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吴茱萸中上述六种成分的同时测定。这是首次对吴茱萸中三类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吲哚喹唑啉生物碱、喹诺酮生物碱和柠檬苦素类)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报道。据此建议,在今后可能的中国药典修订中,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15%,吴茱萸素与柠檬苦素的总含量不得少于0.50%。
来自 Dictyoloma vandellianum A. Juss 的吡喃色酮及其细胞毒性评价。[Pubmed:27797447 ]
Chem Biodivers.2017 年 3 月;14(3)。
从芸香科植物Dictyoloma vandellianum A. Juss中分离得到1个新色酮3,3-二甲基烯丙基spathelia色酮甲醚(1),5个已知色酮6-(3-甲基丁-2-烯基)别蝶呤甲醚(2)、6-(3-甲基丁-2-烯基)别蝶呤(3)、3,3-二甲基烯丙基spathelia色酮(4)、5-O-甲基cneorum色酮K(5)和spathelia双色酮(6),2个生物碱8-甲氧基-N-甲基弗林德斯汀(7)和8-甲氧基弗林德斯汀(8),以及2个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柠檬苦素二酚(9)和芸香素(10)。评价了化合物 1 - 6 对肿瘤细胞系 B16-F10、HepG2、K562 和 HL60 以及非肿瘤细胞 PBMC 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 1 活性最高,在 B16-F10 和 K562 细胞系中的 IC50 值分别范围为 6.26 至 14.82 mug/ml,在 PBMC 细胞系中的 IC50 值为 11.65 mug/ml。
白鲜皮根皮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Pubmed:18198838 ]
J Nat Prod.2008 年 2 月;71(2):208-11。
从白鲜皮根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得到了 4 种新的降解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分别是 9alpha-羟基白鲜酮-9- O-beta- d-葡萄糖苷 ( 1 )、白鲜酮碱 ( 2 )、白鲜二醇 A ( 3 ) 和白鲜二醇 B ( 4 ),以及 8 种已知化合物,分别是白鲜二醇 ( 5 )、白鲜酮 ( 6 )、白鲜酮酮 ( 7 )、9beta-羟基白鲜酮 ( 8 )、金合欢内酯 ( 9 )、黄柏酮 ( 10 )、柠檬苦素 ( 11 ) 和芦荟苷( 12 )。化合物 2、3、6、9、10 和 11 在浓度为 0.1 microM 的大鼠皮质细胞原代培养物中表现出显著的神经保护活性,可对抗谷氨酸诱导的神经毒性。
鲁泰文是从欧亚鲁泰的果实中分离出来的。鲁泰文可抑制 LPS 诱导的 RAW 264.7 巨噬细胞中 NO 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