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H8O
化学文摘号 | 104-55-2 | ||
PubChem 编号 | 637511 | 外貌 | 油 |
分子式 | C9H8O | 分子量 | 132.2 |
化合物类型 | 苯丙素类 | 贮存 | 在 -20°C 下干燥 |
同义词 | 肉桂醛;14371-10-9 | ||
溶解度 | 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DMSO、丙酮等。 | ||
化学名称 | (E)-3-苯基丙-2-烯醛 | ||
SMILES | C1=CC=C(C=C1)C=CC=O | ||
标准InChIKey | KJPRLNWUNMBNBZ-QPJJXVBHSA-N | ||
标准InChI | InChI=1S/C9H8O/c10-8-4-7-9-5-2-1-3-6-9/h1-8H/b7-4+ |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将管加热至 37 ℃ 并在超声波槽中摇晃片刻。原液可在 -20℃ 以下保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当天配制和使用该溶液。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配制原液,并且原液必须密封并保存在 -20℃ 以下。一般情况下,原液可以保存数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小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后再打开。 |
||
关于包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瓶颈或瓶盖上。将瓶从包装中取出,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沉到瓶底。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的速度离心,使液体聚集到瓶底。 3. 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丢失或污染。 |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及以上)。 |
肉桂树皮
描述 | 肉桂醛具有血管扩张、抗黑色素瘤、降血糖、降血脂和抗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肉桂醛对谷物储藏昆虫赤拟谷盗 (Herbst) 和玉米象 (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 具有毒性和拒食活性。肉桂醛抑制 VEGF 和 HIF-α 的表达。肉桂醛是一种 COX-2 抑制剂,具有心脏保护、抗抑郁、抗白血病、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补充肉桂醛可以改善糖尿病动物的血糖和脂质稳态。 |
目标 | NOS |钙通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高频高频| ATP酶C |牛|前列腺素E |肿瘤坏死因子-α | IL 受体 |否 | ATP酶|草皮 |
体外 |
肉桂醛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丁香酚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清酒乳杆菌的杀菌作用机制[参考文献:WebLink ] Appl. Environ. Microb.,2004,70(10):5750-5。 香料油成分丁香酚和肉桂醛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杀灭作用,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在 20°C 的肉汤培养基中,5 mM 丁香酚或 30 mM肉桂醛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有杀菌作用(1 小时内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数量减少 >1-log)。浓度为 6 mM 的丁香酚对清酒乳杆菌有杀菌作用,但用 0.5 M肉桂醛处理无显著效果。 肉桂醛对谷物储存昆虫赤拟谷盗(Herbst)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的毒性和拒食活性。[参考资料:WebLink ] J. Stored Prod. Res.,1998,34(34):11-7。 香料肉桂(Cinnamomum aromaum Nees)的二氯甲烷提取物被证实对赤拟谷盗(Herbst)和玉米象具有杀虫作用。 肉桂醛体外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Pubmed: 21729535 ] 中国实验学业学杂志。 2011 年 6 月;19(3):617-20。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桂醛(C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 邻苯二醛、水杨醛和肉桂醛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强效杀线虫活性。[Pubmed:23379671 ] J Agric Food Chem.2013 年 2 月 27 日;61(8):1794-803。
|
体内 |
肉桂醛——一种潜在的抗糖尿病药物。[Pubmed:17140783 ] 植物医学。2007 年 1 月;14(1):15-22。 在印度,锡兰肉桂 (肉桂) 在传统医学体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 肉桂醛治疗可通过靶向环氧合酶-2 缓解中年大鼠慢性意外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Pubmed:25556926 ] J Ethnopharmacol.2015 年 3 月 13 日;162:97-103。 COX-2 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有效分子靶点。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COX-2 抑制剂并不能改善 70 岁以上人群的抑郁症状。因此,针对 COX-2 的治疗是否对抑郁症,尤其是老年患者有临床疗效仍不清楚。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成分,作为 COX-2 抑制剂表现出优异的抗炎活性。研究肉桂醛对中年大鼠的潜在抗抑郁作用。 |
激酶测定 |
肉桂醛和含肉桂醛的胶束诱导猪冠状动脉离体松弛:一氧化氮和钙的作用。[Pubmed:24904214 ] Int J Nanomedicine。2014 年 5 月 21 日;9:2557-66。 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成分,可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并发挥血管扩张和抗癌作用,但其较短的半衰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实验旨在比较肉桂醛与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的急性舒张特性,自组装聚合物胶束要么装载有肉桂醛,要么由聚合物前药 [聚(肉桂醛)] 组成,该聚合物前药在其主链中结合了该化合物。 |
细胞研究 |
肉桂醛/化疗药物在结直肠癌中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基因。[Pubmed:24276478 ] 肉桂醛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侵袭能力的抑制及其与miR- 27a表达的关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年 8 月;34(8):964-9。 探讨肉桂醛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侵袭能力的抑制及与调控miR-27a表达的关系。 Mol Med Rep. 2014 年 2 月;9(2):669-76。 肉桂醛是从传统东方药草肉桂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活性单体,已知它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
动物研究 |
肉桂酸和肉桂醛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Pubmed: 24001892 ] 肉桂醛在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致瘤性及其机制研究。[Pubmed: 24643680 ] Tumour Biol. 2014 年 6 月;35(6):5717-22。 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 J Ethnopharmacol.2013 年 10 月 28 日;150(1):125-30。 肉桂是一种著名的传统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它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从肉桂中分离的肉桂醛(CA)和肉桂酸(CD)对异丙肾上腺素(ISO)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
1毫克 | 5毫克 | 10毫克 | 20毫克 | 25 毫克 | |
1 毫米 | 7.5643 毫升 | 37.8215 毫升 | 75.643 毫升 | 151.2859 毫升 | 189.1074 毫升 |
5 毫米 | 1.5129 毫升 | 7.5643 毫升 | 15.1286 毫升 | 30.2572 毫升 | 37.8215 毫升 |
10 毫米 | 0.7564 毫升 | 3.7821 毫升 | 7.5643 毫升 | 15.1286 毫升 | 18.9107 毫升 |
50 毫米 | 0.1513 毫升 | 0.7564 毫升 | 1.5129 毫升 | 3.0257 毫升 | 3.7821 毫升 |
100 毫米 | 0.0756 毫升 | 0.3782 毫升 | 0.7564 毫升 | 1.5129 毫升 | 1.8911 毫升 |
*注: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上稀释数据仅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较低的浓度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溶解度 |
邻苯二醛、水杨醛和肉桂醛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强效杀线虫活性。[Pubmed:23379671 ]
J Agric Food Chem.2013 年 2 月 27 日;61(8):1794-803。
针对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测试了所选芳香醛的杀线虫活性。活性最高的醛是邻苯二甲醛 (1),EC(50) 值为 11 +/- 6 mg/L,其次是水杨醛 (2) 和肉桂醛 (3),EC(50) 值分别为 11 +/- 1 和 12 +/- 5 mg/L。另一方面,结构相关的醛,如 2-甲氧基苯甲醛 (21)、3,4-二甲氧基苯甲醛和香兰素 (23),在浓度为 1000 mg/L 时不活跃。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表征了测试醛对类似于线虫角质层的合成肽的反应性。在 1 mM 的测试浓度下,观察到 3,4-二羟基苯甲醛 (22)、2-甲氧基苯甲醛 (21) 和 3,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主要加合物形成。考虑到 2-甲氧基苯甲醛 (21) 和 3,4-二甲氧基苯甲醛在体外实验中对 M. incognita 无效,我们推测其作用机制不同,而不是对线虫外部角质层修饰的影响。当对 V-ATPase 抑制剂绿脓素 (10) 对 M. incognita J2 线虫的毒性进行测试时,发现 24 小时的 EC(50) 为 72 +/- 25 mg/L。氧化还原活性化合物如邻苯二甲醛 (1) 和水杨醛 (2) 可能具有抑制线虫 V-ATPase 酶的共同作用模式。本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族氧化还原活性醛可被视为有效的杀线虫剂,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完全明确其作用方式。
肉桂醛体外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中国实验学业学杂志。 2011 年 6 月;19(3):617-20。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桂醛(C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CA处理CML患者K562细胞和原代骨髓单个核细胞(MN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和原代CML骨髓MNC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K562细胞中C-MYC的表达和CrkL的磷酸化情况;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K562细胞中BCR-ABL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K562细胞凋亡;CA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诱导CML MNC凋亡。 CA抑制K562细胞中BCR-ABL mRNA及C-MYC的表达,降低CrkL的磷酸化水平,结论CA在体外具有诱导CML细胞凋亡的作用,下调BCR-ABL的表达和功能可能是其抗白血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肉桂醛/化疗药物在结直肠癌中的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基因。[Pubmed:24276478 ]
Mol Med Rep. 2014 年 2 月;9(2):669-76。
肉桂醛是从传统东方药草肉桂树皮中分离出来的活性单体,已知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肉桂醛与结直肠癌 (CRC) 治疗中常用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的潜在优势,以及研究肉桂醛对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使用联合指数 (CI) 方法评估了肉桂醛和化疗药物对人类 CRC HT-29 和 LoVo 细胞的协同作用。使用与荧光素异硫氰酸酯和磷脂酰丝氨酸偶联的 Annexin V 双重染色来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检测了添加或不添加肉桂醛的 HT-29 和 LoVo 细胞中药物代谢基因的表达,包括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1 (ERCC1)、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 (OPRT)、胸苷酸合酶 (TS)、乳腺癌易感基因 1 (BRCA1) 和拓扑异构酶 1 (TOPO1) 。肉桂醛对 HT-29 和 LoVo 细胞中的化疗药物细胞毒性有协同作用。此外,肉桂醛抑制了 BRCA1、TOPO1、ERCC1 和 TS mRNA 的表达,但 OPRT 表达明显上调。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似乎是一种有希望的候选药物,可作为 5-氟尿嘧啶 (5-FU) 和奥沙利铂 (OXA)(两种用于 CRC 治疗的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辅助药物。其作用的可能机制可能涉及药物代谢基因的调节。
肉桂醛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侵袭能力的抑制及其与miR- 27a表达的关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年 8 月;34(8):964-9。
目的:探讨肉桂醛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侵袭能力的抑制及与调控miR-27a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Transwell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肉桂醛对MDA-MB-435S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脂质体2000转染miRNA27a模拟物/抑制剂、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miR-27a表达对MDA-MB-435S侵袭能力的影响及肉桂醛对miR-27a表达的干预及其与其影响侵袭能力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肉桂醛处理12 h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 < 0.05)。转染miR-27a mimics和miR-27a inhibits后miR-27a表达量分别是对照组的962.07倍和40%;转染miR-27a inhibits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减少更明显(P < 0.05);肉桂醛处理MDA-MB-435S 12 h后,miR-27a表达下调( 2(-deltaCt) = 0.56、0.18、0.18);对照组中,经miR-27a mimics转染预处理的MDA-MB-435S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数量较未预处理的MDA-MB-435S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 < 0.05)。结论:肉桂醛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的侵袭能力;miR-27a的过表达在MDA-MB-435S的侵袭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肉桂醛对MDA-MB-435S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与下调miR-27a的表达有关。
肉桂醛和含肉桂醛的胶束诱导猪冠状动脉离体松弛:一氧化氮和钙的作用。[Pubmed:24904214 ]
Int J Nanomedicine。2014 年 5 月 21 日;9:2557-66。
背景和目的: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成分,可诱导活性氧的产生并发挥血管扩张和抗癌作用,但其较短的半衰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实验旨在比较肉桂醛与自组装聚合物胶束的急性舒张特性,自组装聚合物胶束要么装载有肉桂醛,要么由聚合物前药 [聚(肉桂醛)] 组成,该聚合物前药将化合物整合到其主链中。方法:用血栓素 A2 受体激动剂 U46619 或 40 mM KCl 收缩猪冠状动脉环,并记录等长张力的变化。结果:肉桂醛诱导浓度依赖性但不依赖内皮、不依赖一氧化氮合酶 (NOS)、不依赖环氧合酶、不依赖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 (sGC)、不依赖钙激活钾和不依赖 TRPA1 通道的舒张。肉桂醛还抑制了 40 mM KCl Ca(2+) 无 Ca(2+) 溶液中 40 mM KCl Ca(2+) 再引入或 Ca(2+) 通道开放剂 Bay K8644 引起的收缩。载有肉桂醛的对照胶束诱导了完全、部分依赖内皮的舒张,这种舒张对过氧化氢酶和 NOS 或 sGC 通道的抑制剂敏感,但对环氧合酶或 TRPA1 通道不敏感。载有肉桂醛的胶束还抑制了 40 mM KCl Ca(2+) 再引入或 Bay K8644 引起的收缩。聚(肉桂醛)胶束仅诱导部分内皮依赖性松弛,这种松弛可被 NOS 或 sGC 抑制剂、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剂钛铁所减弱,但不会被吲哚美辛或 TRPA1 通道阻滞剂所减弱。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载肉桂醛的聚(肉桂醛)胶束具有血管扩张特性,但它们引起的松弛的机制与肉桂醛不同,因此可用于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和用于治疗性药物输送。
肉桂酸和肉桂醛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Pubmed: 24001892 ]
J Ethnopharmacol.2013 年 10 月 28 日;150(1):125-30。
民族药理学相关性:肉桂是一种著名的传统中药,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IHD)。它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研究从肉桂中分离出的肉桂醛 (CA) 和肉桂酸 (CD) 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 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材料和方法:90 只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 9 组:对照组、未治疗模型组、CA(22.5、45、90 mg/kg)或 CD(37.5、75、150 mg/kg)治疗组或普萘洛尔(30 mg/kg)。大鼠治疗 14 天,然后连续 2 天皮下注射 ISO,4 mg/kg。末次给药后测量ST段抬高。处死大鼠后测量血清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一氧化氮 (NO) 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切除心脏以测定心脏重量指数、显微镜检查、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丙二醛 (MDA) 测量。结果:CA 和 CD 降低了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ST 段抬高,降低了血清 CK-MB、LDH、TNF-α 和 IL-6 水平,并增加了血清 NO 活性。CA 和 CD 增加了心肌组织中 SOD 活性并降低了 MDA 含量。结论:CA 和 CD 对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模型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归因于抗氧化和抗炎特性,以及增加 NO。研究结果支持进一步研究 CA 和 CD 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肉桂醛治疗可通过靶向环氧合酶-2 缓解中年大鼠慢性意外应激诱发的抑郁样行为。[Pubmed:25556926 ]
J Ethnopharmacol.2015 年 3 月 13 日;162:97-103。
民族药理学相关性:COX-2 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有效分子靶点。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COX-2 抑制剂并不能改善 70 岁及以上人群的抑郁症状。因此,针对 COX-2 的治疗是否对抑郁症,尤其是老年抑郁症具有临床疗效仍不清楚。肉桂醛是肉桂的主要成分,作为 COX-2 抑制剂表现出优异的抗炎活性。研究肉桂醛对中年大鼠的潜在抗抑郁作用。材料和方法:在大鼠暴露于慢性意外轻度应激 (CUMS) 后测量抑郁样行为。通过口服管饲法给应激大鼠施用肉桂醛 (分别为 22.5、45、90 mg/kg) 21 天。测量了应激动物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环氧合酶-2(COX-2)的mRNA、蛋白质表达和活性以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我们发现CUMS疗法不仅降低了大鼠对蔗糖的偏好,而且还提高了大鼠脑区COX-2活性、mRNA和蛋白质水平,并增加了PGE2浓度。大剂量肉桂醛(45、90mg/kg)治疗可逆转行为异常,并降低应激大鼠额叶皮质和海马中COX-2蛋白和活性(但没有COX-2 mRNA表达)和PGE2浓度。结论:肉桂醛对应激中年大鼠有抗抑郁样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COX-2蛋白和活性。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COX-2系统可能对抑郁症有益,尤其是老年人,而肉桂醛可能是一种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有前途的药物。
肉桂醛在黑色素瘤细胞株中的致瘤性及其机制研究。[Pubmed: 24643680 ]
Tumour Biol. 2014 年 6 月;35(6):5717-22。
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该病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肉桂醛对黑色素瘤致瘤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将黑色素瘤细胞注射入裸鼠皮下建立肿瘤模型,比较生理盐水与肉桂醛对黑色素瘤细胞瘤形成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比较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与肉桂醛组(实验组)细胞中新生血管的数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化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显示,肉桂醛组黑色素瘤细胞形成肿瘤体积和新生血管数量与生理盐水组细胞相比均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肉桂醛组黑色素瘤中缺氧诱导因子-a(HIF-alph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明显减少。综上所述,肉桂醛对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和HIF-alpha的表达,从而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血管模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来实现的。
肉桂醛——一种潜在的抗糖尿病药物。[Pubmed:17140783 ]
植物医学。2007 年 1 月;14(1):15-22。
在印度,锡兰肉桂 (肉桂) 在传统医学体系中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本研究基于生物测定引导的分馏法分离和鉴定了假定的抗糖尿病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可降低血糖水平。通过重复柱纯化活性化合物,并根据化学和理化证据确定肉桂醛的结构。肉桂醛的 LD(50) 值确定为 1850+/-37 mg/kg bw。以不同剂量 (5、10 和 20 mg/kg bw) 给链脲佐菌素 (STZ) (60 mg/kg bw) 诱发的雄性糖尿病 Wistar 大鼠施用肉桂醛 45 天。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血浆葡萄糖浓度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 (p<0.05) 降低 (63.29%)。此外,口服肉桂醛(20 mg/kg bw)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同时显著升高血浆胰岛素、肝糖原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肉桂醛还可使改变的血浆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水平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服用参考药物格列本脲(0.6 mg/kg bw)也显著(p<0.05)降低 STZ 诱发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浓度。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对 STZ 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