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2H62O16
化学文摘号 | 1405-86-3 | ||
PubChem 编号 | 14982 | 外貌 | 白色粉末 |
分子式 | C42H62O16 | 分子量 | 822.92 |
化合物类型 | 三萜类化合物 | 贮存 | 在 -20°C 下干燥 |
同义词 | 甘草甜素 | ||
溶解度 | DMSO : ≥ 100 mg/mL (121.52 mM) H2O : < 0.1 mg/mL (不溶) *“≥”表示可溶,但饱和度未知。 |
||
化学名称 | (2S,3S,4S,5R,6R)-6-[(2S,3R,4S,5S,6S)-2-[[(3S,4aR,6aR,6bS,8aS,11S,12aR,14aR,14bS)-11-羧基-4,4,6a,6b,8a,11,14b-七甲基-14-氧代-2,3,4a,5,6,7,8,9,10,12,12a,14a-十二氢-1H-芘-3-基]氧基]-6-羧基-4,5-二羟基氧杂环己烷-3-基]氧基-3,4,5-三羟基氧杂环己烷-2-羧酸 | ||
SMILES | CC1(C2CCC3(C(C2(CCC1OC4C(C(C(C(O4)C(=O)O)O)O)O)OC5C(C(C(C(O5)C(=O)O)O)O)O)O)C)C(=O)C=C6C3(CCC7(C6CC(CC7)(C)C(=O)O)C)C)C)C | ||
标准InChIKey | LPLVUJXQOOQHMX-QWBHMCJMSA-N | ||
标准InChI | InChI=1S/C42H62O16/c1-37(2)21-8-11-42(7)31(20(43)16-18-19-17-39(4,36(53)54)13-12- 38(19,3)14-15-41(18,42)6)40(21,5)10-9-22(37)55-35-30(26(47)25(46)29(57- 35)33(51)52)58-34-27(48)23( 44)24(45)28(56-34)32(49)50/小时16,19,21-31,34-35,44-48小时,8-15,17小时2,1-7小时3,(小时,49,50 )(H,51,52)(H,53,54)/t19-,21-,22-,23-,24-,25-,26-,27+,28-,29-,30+,31 +,34-,35-,38+,39-,40-,41+,42+/m0/s1 |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将管加热至 37 ℃ 并在超声波槽中摇晃片刻。原液可在 -20℃ 以下保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当天配制和使用该溶液。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配制原液,并且原液必须密封并保存在 -20℃ 以下。一般情况下,原液可以保存数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小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后再打开。 |
||
关于包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瓶颈或瓶盖上。将瓶从包装中取出,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沉到瓶底。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的速度离心,使液体聚集到瓶底。 3. 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丢失或污染。 |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及以上)。 |
为植物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
描述 | 甘草酸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抗炎、免疫调节、抗糖尿病等作用。它是一种直接的 HMGB1(高迁移率族蛋白 1)抑制剂,可抑制 HMGB1 依赖性炎症分子表达和氧化应激;调节 P38 和 P-JNK 信号传导,但不调节 p-ERK 信号传导;还抑制 11 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和单胺氧化酶 (MAO)。 |
目标 | 否 |前列腺素E |活性氧 | NOS |考克斯 |肿瘤坏死因子-α | NF-kB | PI3K | IL 受体 |抗感染 |
体外 |
甘草酸和 18β-甘草次酸通过抑制 PI3K p110δ 和 p110γ 来抑制 NF-κB,从而调节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Pubmed:21644799 ] J Agric Food Chem.2011年7月27日;59(14):7726-33。 甘草 (Glycyrrhia) 属植物的根和根茎被广泛用作天然甜味剂和草药。 甘草酸是甘草中的抗病毒成分,可抵抗柯萨奇病毒 A16 和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71。[Pubmed:23454684 ] J Ethnopharmacol.2013 年 5 月 2 日;147(1):114-21。 甘草根和含有甘草属植物的草药制剂在中国已被用作治疗病毒引起的咳嗽、病毒性肝炎和溃疡等病毒性皮肤病的草药数千年。甘草酸(GA) 被认为是甘草属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试图验证甘草对手足口病 (HFMD) 的药用价值,并进一步验证 GA 是否是甘草水提取物中的活性抗病毒成分。 |
体内 |
甘草酸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MGB1介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Pubmed:25059568 ] Am J Nephrol.2014;40(1):84-95。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 会导致急性肾损伤 (AKI) 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TEC) 死亡。死亡细胞释放的高迁移率族蛋白 1 (HMGB1) 和其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部分可能会通过对 TEC 的影响促进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甘草酸(GZA) 是 HMGB1 的功能性抑制剂,但其减轻 HMGB1 介导的 TEC 损伤的能力尚未经过测试。 甘草酸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文献综述。[Pubmed:24963489 ] Biomed Res Int.2014;2014:872139。 甘草酸(GA) 是一种存在于甘草植物 (Glycyrrhiza glabra) 根中的三萜糖苷。GA 是甘草根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生物活性。GA 与甘草次酸和 18-β-甘草次酸结合在中国或日本开发,作为用于治疗肝病的抗炎、抗病毒和抗过敏药物。本综述总结了 GA 目前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医学应用。GA 的药理作用包括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 |
细胞研究 |
甘草酸对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Pubmed:24514918 ] 神经科学。2014 年 7 月;35(7):1115-20。 尽管癌症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胶质母细胞瘤 (GBM) 的总体预后仍然不容乐观。核因子 κB (NF-κB) 先前已被证明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被组成性激活,并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甘草酸(GA) 已被证明在许多癌细胞系中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然而,它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解决。 |
动物研究 |
甘草酸直肠给药对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模型的保护作用。[Pubmed:21749393 ] J Pharm Pharmacol.2011 年 3 月;63(3):439-46。 本研究比较了甘草酸直肠给药和口服治疗大鼠三硝基苯磺酸 (TNBS) 诱发的结肠炎的效果。 |
1毫克 | 5毫克 | 10毫克 | 20毫克 | 25 毫克 | |
1 毫米 | 1.2152 毫升 | 6.0759 毫升 | 12.1518 毫升 | 24.3037 毫升 | 30.3796 毫升 |
5 毫米 | 0.243 毫升 | 1.2152 毫升 | 2.4304 毫升 | 4.8607 毫升 | 6.0759 毫升 |
10 毫米 | 0.1215 毫升 | 0.6076 毫升 | 1.2152 毫升 | 2.4304 毫升 | 3.038 毫升 |
50 毫米 | 0.0243 毫升 | 0.1215 毫升 | 0.243 毫升 | 0.4861 毫升 | 0.6076 毫升 |
100 毫米 | 0.0122 毫升 | 0.0608 毫升 | 0.1215 毫升 | 0.243 毫升 | 0.3038 毫升 |
*注: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上稀释数据仅供参考,一般在较低的浓度下即可获得较好的溶解性 |
甘草酸是从甘草根中提取的三萜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糖尿病活性。
体外实验:甘草酸作为药物输送系统中的载体材料,表现出一系列抗癌相关的药理活性,如广谱抗癌能力、抵抗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组织毒性、促进药物吸收和抗多药耐药(MDR)机制等[1]。在分泌GLP-1的肠道NCI-H716细胞中,甘草酸促进GLP-1的分泌,钙离子水平显著升高。甘草酸可以通过TGR5激活来增强GLP-1的分泌[2]。
体内实验:在链脲佐菌素诱发的 1 型糖尿病大鼠(STZ 治疗大鼠)中,甘草酸可增加血浆 GLP-1 水平,而氨苯蝶啶可阻断该水平,其剂量足以抑制武田 G 蛋白偶联受体 5 (TGR5)[1]。
参考文献:
[1]. 苏鑫等。甘草酸:一种很有前途的抗癌治疗载体材料。生物医学药物治疗。2017年9月5日;95:670-678 [2]. 王丽娟等。甘草酸通过激活TGR5增加1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分泌。生物医学药物治疗。2017年9月4日;95:599-604
甘草酸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文献综述。[Pubmed:24963489 ]
Biomed Res Int.2014;2014:872139。
甘草酸(GA) 是一种存在于甘草植物 (Glycyrrhiza glabra) 根中的三萜糖苷。GA 是甘草根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和生物活性。GA 与甘草次酸和 18-β-甘草次酸结合在中国或日本开发,作为用于治疗肝病的抗炎、抗病毒和抗过敏药物。本综述总结了 GA 目前的生物活性及其在肝病中的医学应用。GA 的药理作用包括抑制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本文将为研究 GA 的医生和生物学家提供有用的参考,并将为从中草药中发现和开发新药物打开大门。随着进一步的研究,GA 可能会更广泛地用于治疗肝病或其他疾病。
甘草酸对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Pubmed:24514918 ]
神经科学。2014 年 7 月;35(7):1115-20。
尽管癌症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胶质母细胞瘤 (GBM) 的总体预后仍然不容乐观。核因子 κB (NF-κB) 先前已被证实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被组成性激活,并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靶点。甘草酸(GA) 已被证明在许多癌细胞系中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然而,其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尚未得到解决。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 GA 对人胶质母细胞瘤 U251 细胞系的影响。通过 CCK-8 测定和平板菌落形成试验测量 GA 对 U251 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 Hoechst 33258 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使用膜联蛋白 V-FITC/PI 双染色。通过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测定核 p65 蛋白(NF-κB 的活性亚基)的表达。结果表明,加入GA后,U251细胞存活率和集落形成率显著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GA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GA处理后细胞核中NF-κB-p65的表达显著降低。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GA处理可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系产生抑制作用,包括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这可能与NF-κB介导的途径有关。
甘草酸和 18beta-甘草次酸通过抑制 PI3K p110delta 和 p110gamma 来抑制 NF-kappaB,从而调节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Pubmed:21644799 ]
J Agric Food Chem.2011年7月27日;59(14):7726-33。
甘草 (Glycyrrhia) 属植物的根和根茎被广泛用作天然甜味剂和草药。这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甘草中的甘草酸(GA) 和 18beta-甘草次酸 (18betaGA) 在脂多糖 (LPS) 刺激的巨噬细胞模型中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用 25-75 muM GA 或 18betaGA 治疗不会降低 RAW 264.7 细胞活力,但会显著抑制 LPS 诱导的一氧化氮 (NO)、前列腺素 E(2) (PGE(2)) 和细胞内活性氧 (ROS) 的产生。蛋白质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 分析表明,GA 和 18betaGA 显著降低了 LPS 诱导的巨噬细胞中 iNOS 和 COX-2 的蛋白质和 mRNA 水平。GA 和 18betaGA 均抑制 NF-κB 的活化和磷酸肌醇-3-激酶 (PI3K) p110delta 和 p110gamma 异构体的活性,然后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减少 LPS 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 (IL)-6 和 IL-1β 的产生。总之,这些结果表明 GA 和 18betaGA 可能通过减少过量 NO、PGE(2) 和 ROS 的产生以及通过抑制 NF-κB 和 PI3K 活性来抑制促炎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因此,结果表明 GA 和 18betaGA 可能成为治疗炎症介导疾病的潜在药物。
甘草酸是甘草中的抗病毒成分,可抵抗柯萨奇病毒 A16 和手足口病肠道病毒 71。[Pubmed:23454684 ]
J Ethnopharmacol.2013 年 5 月 2 日;147(1):114-21。
民族药理学意义:在中国,甘草根和含有甘草属植物的草药制剂已被用作治疗病毒引起的咳嗽、病毒性肝炎和溃疡等病毒性皮肤病的草药数千年。甘草酸(GA) 被认为是甘草属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抗病毒活性。目的:本研究试图验证甘草对手足口病 (HFMD) 的药用价值,并进一步验证 GA 是否是甘草水提取物中的活性抗病毒成分。材料和方法:用热水提取甘草根。用 HPLC 分析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评估了提取物和主要成分对 Vero 细胞上肠道病毒 71 (EV71) 和柯萨奇病毒 A16 (CVA16) 感染的抗病毒活性。用 MTT 测定法测量感染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使用二次感染测定法确定感染性病毒粒子的产生,并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确定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1000 mug/ml 的提取物抑制 EV71 复制 1.0 个对数,抑制 CVA16 复制 1.5 个对数。抗病毒活性与提取物中 GA 的含量有关,因为通过酸沉淀从提取物中选择性消耗 GA 会导致抗病毒活性丧失。相反,酸沉淀剂保留了抗病毒活性。浓度为 200 mug/ml 的沉淀剂分别抑制 EV71 和 CVA16 复制 1.7 个对数和 2.2 个对数。此外,GA 剂量依赖性地阻断了 EV71 和 CVA16 的病毒复制。在 3 mM 时,GA 分别将传染性 CVA16 和 EV71 的产生量降低了 3.5 个对数和 2.2 个对数。在 5mM 时,CVA16 的产生量降低了 6.0 个对数,EV71 的产生量降低了 4.0 个对数。EV71 和 CVA16 都是肠道病毒属的成员,但药物添加时间研究表明 GA 直接灭活了 CVA16,而 GA 的抗 EV71 作用与病毒进入细胞后的事件有关。结论:本研究验证了甘草根对 HFMD 病原体的药用价值。本研究除了证实GA为甘草中抗EV71和CVA16感染的抗病毒成分外,还揭示了GA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EV71和CVA16。
甘草酸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MGB1介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Pubmed:25059568 ]
Am J Nephrol.2014;40(1):84-95。
背景: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 会导致急性肾损伤 (AKI) 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TEC) 死亡。死亡细胞释放的高迁移率族蛋白 1 (HMGB1) 和其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部分可能会通过对 TEC 的影响促进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甘草酸(GZA) 是 HMGB1 的功能性抑制剂,但其减轻 HMGB1 介导的 TEC 损伤的能力尚未经过测试。方法/结果:体外,缺氧和细胞因子治疗杀死了 TEC 并导致 HMGB1 逐渐释放到上清液中。GZA 减少了缺氧诱导的 TEC 死亡,以膜联蛋白-V 和碘化丙啶为衡量标准。缺氧增加了 TEC 中 MCP-1 和 CXCL1 的表达,而 GZA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了这种表达。类似地,效应 NK 细胞的 HMGB1 激活也被 GZA 抑制。为了在体内测试 GZA 中和 HMGB1 的效果,对小鼠进行了肾脏 IRI。缺血后 4 至 24 小时,肾脏中的 HMGB1 蛋白表达逐渐增加,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 4 小时后在肾小管细胞中检测到。GZA 在 IRI 后保留了肾功能,并通过组织学分析和乙锭同型二聚体染色减少了肾小管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重要的是,这些数据首次证明缺氧和肾脏 IRI 后的 AKI 可能由 HMGB1 释放促进,从而降低 TEC 的存活率并加剧炎症。通过 GZA 抑制 HMGB1 与 TEC 的相互作用可能代表减轻 IRI 和移植后肾脏损伤的一种治疗策略。
甘草酸直肠给药对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模型的保护作用。[Pubmed:21749393 ]
J Pharm Pharmacol.2011 年 3 月;63(3):439-46。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甘草酸直肠给药和口服治疗大鼠三硝基苯磺酸 (TNBS) 诱发的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 7 组:1 组正常,6 组结肠炎,包括 TNBS、甘草酸(2、10 和 50 mg/kg,直肠给药和 10 mg/kg,口服给药) 和柳氮磺吡啶 (阳性对照,225 mg/kg 直肠给药) 组。通过在结肠中给药 30% 乙醇中的 TNBS 来诱发结肠炎。主要发现:TNBS 治疗组的结肠有显著病理变化,直肠甘草酸可显著减轻结肠炎。直肠给药甘草酸组结肠组织或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较TNBS组明显降低,低于口服甘草酸组。进一步研究发现,体外实验中,甘草酸(浓度高达100μg/ml)可抑制脂多糖激活巨噬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的产生,并增加白细胞介素-10的产生,并显著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提示甘草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结论:直肠给药甘草酸对大鼠TNBS诱导的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直肠给药可作为炎症性肠病的补充治疗。
Glycyrrhizic acid 是一种三萜皂苷,作为直接 HMGB1 拮抗剂,具有抗肿瘤、抗糖尿病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