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文摘号 | 53956-04-0 | ||
PubChem 编号 | 62074 | 外貌 | 白色粉末 |
公式 | C42H65NO16 | 体重 | 839.96 |
化合物类型 | 三萜类化合物 | 贮存 | 在 -20°C 下干燥 |
同义词 | 甘草酸铵;1407-03-0 | ||
溶解度 | 溶于甲醇和碱性水溶液 | ||
化学名称 | (2S,3S,4S,5R,6S)-6-[[(3S,4aR,6aR,6bS,8aS,11S,12aR,14aR,14bS)-11-羧基-4,4,6a,6b,8a,11,14b-七甲基-14-氧代-2,3,4a,5,6,7,8,9,10,12,12a,14a-十二氢-1H-芘-3-基]氧基]-5-[(2R,3R,4S,5S,6S)-6-羧基-3,4,5-三羟基氧杂环己烷-2-基]氧基-3,4-二羟基氧杂环己烷-2-基 | ||
SMILES | N.CC1(C)[C@H](CC[C@@]2(C)[C@H]1CC[C@]3(C)[C@@H]2C(=O)C=C4[C@@H]5C[C@](C)(CC[C@]5(C)CC[C@@]34C)C(O)=O)O[C@H]6O[C@@H]([C@@H](O)[C@H](O)[C@H]6O[C@@H]7O[C@@H]([C@@H](O)[C@H](O)[C@H]7O)C(O)=O)C(O)=O | ||
标准InChIKey | 伊尔克赫杰尼伊克-奥夫斯特克萨-N | ||
标准InChI | InChI=1S/C42H62O16.H3N/c1-37(2)21-8-11-42(7)31(20(43)16-18-19-17-39(4,36(53)54)13- 12-38(19,3 )14-15-41(18,42)6)40(21,5)10-9-22(37)55-35-30(26(47)25(46)29(57-35)33(51 )52)58-34-27(48)23(4 4)24(45)28(56-34)32(49)50;/h16,19,21-31,34-35,44-48H,8-15,17H2,1-7H3,(H,49, 50)(H,51,52)(H,53,54);1H3/t19-,21-,22-,23-,24-,25-,26-,27+,28-,29-,30 +,31+,34-,35-,38+,39-,40-,41+,42+;/m0./s1 | ||
一般提示 | 为了获得更高的溶解度,请将管加热至 37 ℃ 并在超声波槽中摇晃片刻。原液可在 -20℃ 以下保存数月。 我们建议您当天配制和使用该溶液。但是,如果测试计划需要,可以提前配制原液,并且原液必须密封并保存在 -20℃ 以下。一般情况下,原液可以保存数月。 使用前,我们建议您将小瓶在室温下放置至少一个小时后再打开。 |
||
关于包装 | 1. 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被颠倒,导致高纯度化合物粘附在瓶颈或瓶盖上。将瓶从包装中取出,轻轻摇晃,直到化合物沉到瓶底。 2. 对于液体产品,请以 500xg 的速度离心,使液体聚集到瓶底。 3. 尽量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丢失或污染。 |
||
运输条件 | 根据客户要求包装(5mg、10mg、20mg 及以上)。 |
为植物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根。
描述 | 甘草酸铵盐具有伤口愈合活性。 |
目标 | 活性氧 |
体内 |
采用新方法研究原始多组分凝胶对病理性疤痕形成过程的影响。[Pubmed: 25365869 ] Eksp Klin Farmakol。 2014;77(9):38-42。 建立了一种定量宏观评估复杂感染伤口愈合过程的新方法。以环磷酰胺、氨基酸甘氨酸、甘草酸铵盐和植物油组成的原始多组分凝胶对感染伤口愈合过程和病理性疤痕形成的影响为例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传统的组织形态学方法监测伤口愈合情况。与参考制剂 Contractubex 相比,所提出的凝胶更有效地防止了病理性疤痕的形成。 |
动物研究 |
甘草酸铵盐对大鼠伤口愈合作用的药理研究。[参考文献:WebLink ] Ijrpbsonline Com.,2011年。 伤口愈合过程涉及几个步骤,包括凝血、炎症、肉芽组织形成、基质形成、结缔组织重塑、胶原化和伤口强度的提高。在切口和切除伤口模型中,从 1) 伤口收缩率、2) 上皮化、3) 伤口断裂强度等方面研究了甘草酸铵盐(GA) 的伤口愈合活性。在标准组中,大鼠在切口模型中用 0.0005% w/w 氟替卡松软膏治疗 10 天,在切除模型中用 16 天。在测试组中,大鼠在切口模型中用 2% w/w GA 软膏治疗 10 天,在切除模型中用 16 天。 |
1毫克 | 5毫克 | 10毫克 | 20毫克 | 25 毫克 | |
1 毫米 | 1.1905 毫升 | 5.9527 毫升 | 11.9053 毫升 | 23.8107 毫升 | 29.7633 毫升 |
5 毫米 | 0.2381 毫升 | 1.1905 毫升 | 2.3811 毫升 | 4.7621 毫升 | 5.9527 毫升 |
10 毫米 | 0.1191 毫升 | 0.5953 毫升 | 1.1905 毫升 | 2.3811 毫升 | 2.9763 毫升 |
50 毫米 | 0.0238 毫升 | 0.1191 毫升 | 0.2381 毫升 | 0.4762 毫升 | 0.5953 毫升 |
100 毫米 | 0.0119 毫升 | 0.0595 毫升 | 0.1191 毫升 | 0.2381 毫升 | 0.2976 毫升 |
*注:如果您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上稀释数据仅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较低的浓度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溶解度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酸铵原料药的主成分及有关物质
Se Pu. 2013年9月;31(9):869-74。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同时测定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有关物质A和B及药品质量标准的分析方法。色谱柱为Durashel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10 mmol/L高氯酸铵(用氨水调pH为8.20)-甲醇(48∶52,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50℃,进样量为10μL。在此分离条件下,分析物在质量浓度0.50~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 18α-甘草酸、18β-甘草酸、有关物质A和B的检出限分别为0.15、0.10、0.10、0.15 mg/L,平均回收率为97.32%~99.33%(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5%~1.06%。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用于甘草酸铵原料药质量控制中主成分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甘草酸铵对实验动物阿霉素诱发的心肌病的保护作用。[Pubmed: 25298583 ]
Indian J Pharmacol.2014年9月-10月;46(5):527-30。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草药活性化合物甘草酸铵对实验动物阿霉素诱发的心肌病的心脏保护作用。材料和方法:给白化病大鼠施用甘草酸铵(50、100、200 mg/kg,口服),持续四周。在第 1、7、14、21、28 天,腹腔注射 2.5 mg/kg 阿霉素,在实验动物中诱发心肌病。实验结束时,即第 29 天,收集血清和心脏组织,并进行血流动力学、生化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正常大鼠服用阿霉素后,体重、饲料摄入量、尿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如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和脂质谱(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发生显著变化(P < 0.001),表明有心肌病症状。用甘草酸铵治疗的动物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LDL) 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此外,与正常组相比,用甘草酸铵治疗的大鼠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 水平升高。结论:甘草酸铵可有效控制实验性诱发的动物心肌病的血清脂质谱和心脏并发症。
[采用新方法研究原始多组分凝胶对病理性疤痕形成过程的影响]。[Pubmed: 25365869 ]
Eksp Klin Farmakol。 2014;77(9):38-42。
建立了一种定量宏观评估复杂感染伤口愈合过程的新方法。以环磷酰胺、氨基酸甘氨酸、甘草酸铵盐和植物油组成的原始多组分凝胶对感染伤口愈合过程和病理性疤痕形成的影响为例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传统的组织形态学方法监测伤口愈合情况。与参考制剂 Contractubex 相比,所提出的凝胶更有效地防止了病理性疤痕的形成。
亚临界水中甘草酸铵制备甘草次酸的无酸工艺研究[Pubmed: 26749800 ]
Nat Prod Commun。 2015 年 11 月;10(11):1801-3。
本研究旨在研究一种先前开发的无酸技术的应用,该技术无需使用酸和有毒有机溶剂,即可从甘草酸铵中制备甘草次酸。亚临界水用作反应物和溶剂,以便从甘草酸铵开始以高产率获得甘草次酸。结果表明,仅改变工艺的一个参数(温度)即可改变水解产物的组成。一种新方法用于合成甘草次酸(甘草酸苷元)及其单糖苷。HPLC 结合质谱和 NMR 光谱用于确定所得产品的定量和定性组成。亚临界水生产甘草次酸的方法比使用酸和昂贵且有毒的有机溶剂的传统水解方法更环保、更快速。所提出的技术有可能为未来开发用于生产新型药用植物物质的廉价且环保的技术。
载甘草酸铵的囊泡作为一种潜在的纳米治疗系统,可在小鼠模型中发挥抗炎作用。[Pubmed:24493924 ]
Int J Nanomedicine。2014 年 1 月 24 日;9:635-51。
背景:与皮质类固醇相比,甘草提取物在治疗皮炎、湿疹和牛皮癣方面表现出治疗效果。在这项研究中,使用含有不同摩尔浓度的聚山梨醇酯 20 (Tween 20)、胆固醇和胆固醇半琥珀酸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 (niosomes, NSVs) 来制备载有甘草酸单铵盐 (AG) 的 NSVs。在小鼠模型中研究了载有 AG 的 NSVs 的抗炎特性。方法:使用动态光散射表征 NSVs 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测量二苯基己三烯的荧光强度来评估脂质双层的流动性。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估 AG 的药物包封率。使用动态光散射结合 Turbiscan Lab Expert 分析评估了 NSVs 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将 NSV 与 10% v/v 胎牛血清一起孵育来确定血清稳定性。使用台盼蓝染料排除试验(用于检测细胞死亡率)和 MTT 试验(用于检测细胞活力)研究了 NSV 在人真皮成纤维细胞中的细胞毒性作用。使用纤维素膜在体外研究了载有 AG 的 NSV 的释放曲线。选择具有最理想物理化学性质的 NSV 来测试小鼠模型中的体内抗炎活性。通过测量受化学药剂刺激的小鼠的水肿和伤害感受来研究 NSV 的抗炎活性。结果:NSV 表现出良好的体外和体内给药物理化学性质。此外,根据 Turbiscan Lab Expert 分析,它们表现出长期稳定性。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成胶体结构不会影响 NSV 的膜流动性。发现荧光各向异性与制备 NSV 期间胆固醇半琥珀酸酯和/或胆固醇的摩尔比无关。抗炎药物 AG 对 NSV 的稳定性没有影响。体内实验表明,与单独使用 AG 和空 NSV 相比,载有 AG 的 NSV 可减少水肿和痛觉反应。体外和体内结果表明,pH 敏感和中性 NSV 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NSV 无毒,并表现出有利于体内给药的特性。此外,与 AG 相比,中性 NSV 显示出抗炎和镇痛反应增强的迹象。
甘草酸单铵水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胃溃疡、抗肝炎等多种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