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等级 | 包装(采购量区间) | 价格 | 库存 |
---|---|---|---|
99% | 25kg | 面议 | 充足 |
C6H9N3O2
L-组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成人可合成,但婴幼儿需外源补充),化学式为 C?H?N?O?,分子量 155.15 g/mol(CAS号:71-00-1)。其独特的咪唑环结构赋予其缓冲pH、参与酶催化及金属离子结合等特殊功能,在血红蛋白合成、免疫调节和神经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属性 | L-组氨酸 |
---|---|
分子式 | C?H?N?O? |
分子量 | 155.15 g/mol |
CAS号 | 71-00-1 |
外观 | 白色结晶或粉末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41.6 g/L, 25°C),微溶于乙醇 |
熔点 | 287°C(分解) |
等电点(pI) | 7.6 |
特殊基团 | 咪唑环(pH缓冲能力) |
血红蛋白合成
构成血红蛋白的近端组氨酸残基,直接结合氧分子(如血红素铁配位)。
pH缓冲
咪唑环pKa≈6.0,在生理pH范围内高效缓冲(尤其在肌肉和血液中)。
免疫调节
代谢产物组胺参与过敏反应和胃酸分泌调控。
抗氧化
螯合过渡金属离子(如Cu²?、Fe²?),抑制自由基生成。
合成:由ATP和PRPP经多步酶促反应生成(成人肝脏可合成)。
分解:通过组氨酸酶转化为尿刊酸,最终生成谷氨酸。
贫血治疗:
作为复合氨基酸输液成分,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尤其术后)。
抗溃疡药物:
组胺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的研发基础。
婴幼儿配方:
母乳中含量高,奶粉需强化(约20 mg/100 kcal)。
风味增强剂:
与糖类加热产生肉类风味(美拉德反应)。
运动补剂:
缓冲乳酸堆积,延缓疲劳(剂量1-2 g/天)。
蛋白质结晶:
通过金属配位辅助膜蛋白结晶(如His-tag纯化技术)。
酶活性研究:
作为多种水解酶的催化残基(如胰凝乳蛋白酶)。
发酵法(主流):
使用基因改造的谷氨酸棒状杆菌,葡萄糖转化率~30%。
酶法:
以咪唑甘油磷酸为前体,经异构酶催化(成本较高)。